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南学院
实施“5+1+2”模式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2010-04-21

——城南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纪实

编者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独立学院如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科学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指出:“创新之根在实践”;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高等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因此,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变得尤为重要。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历来就有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该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校长郑健龙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由院长袁剑波教授主持,以土木工程道路专业为试点,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整体削减课堂教学20%,创建了“5+1+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而今,四年过去了,学院的教学改革进展如何,他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怎样?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是否有所增强?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5+1+2”模式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高度肯定

这是20091120长沙理工大学组织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现场。前来参加招聘会的有中国交通集团、中铁、水电八局、各省路桥公司等大型企业200多家。招聘现场被前来应聘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看着一张张兴奋而又略带焦虑的学生面孔,记者走上前去和一位刚刚接受用人单位应聘面试的学生交谈起来。

“我叫王博文,是城南学院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的学生,昨天还在施工现场参加为期6个月的工程实践,今天请假回来参加现场招聘会。一开始用人单位只招聘学校本部的学生,对城南的学生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我诚恳地对用人单位说‘不求您一定招聘我,只求您提几个专业技术问题,看我是否能回答上来’。用人单位看着我执着而又晒得黑黢黢的面孔,就试探性地问了我一个边坡塌方及其防治的技术问题。他原以为这是我们专业课中非重点学习的内容,想必我回答不上,这样可以打发我走。没想到我结合现场实践,从塌方原因到处治机理和处治方法回答得清清楚楚,并介绍了我所在的施工项目上的处治措施。施工单位又问了我一个旧路改造中水泥路面施工的问题。尽管我所在的施工现场尚未开始施工,但我为了进行施工准备已结合书本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因此,对这个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用人单位疑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收下了我的自荐材料,这不,中交公路一局已答应和我签合同了”。

望着不无得意的王博文同学背影,记者又和在现场应聘的几位校本部同学攀谈起来。“我们都有点怕城南学院的同学”,一位同学对记者说。“那为什么?”“他们参加了工程实践,回答问题信心十足,而我们过去实习时间太短,心里没底。”另一位学生接过记者的话。刚刚签约中交三航铁路分公司道路专业的彭浩、刘思洲、胡靖也满脸高兴,在成绵乐高速铁路的实习经历,让他们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修建高铁方面的专业问题对答如流。

同学们的话是否真实?由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在现场太忙,无时间接受采访。记者于是参加了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中交公路一局人事部长吴松说:“城南学院实施的‘5+1+2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是一种创新,从我们接触的学生来看,收效确实很好,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我们在招聘过程中,丝毫没有排斥城南学生的做法,并且录用了不少城南的学生。而且,回去后,我们要认真研究,大力支持城南学院为这一改革及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和预就业基地的倡议。”

天津城建集团人事处长戴松岩说:“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审视了自己,过去我们对城南学院不了解,聘用中带有偏见,通过这次接触,我发现城南的学生很有特色,并且能吃苦,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

广西路桥公司人事部经理覃凤莲对城南学院的学生高度肯定,当场和城南学院签订了一份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预就业基地建设的协议。

城南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了许多单位的肯定,中铁二十五局、广东长大公路工程公司等单位还欣然接受了参加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预就业基地建设研讨会的邀请。

5+1+2模式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5+1+2模式?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城南学院院长袁剑波。

“‘5+1+2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四年的8个学期中,用5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及在校内教学基地开展课程实习,再用2个学期的时间(外加暑假和寒假)开展毕业实践。通过实施‘5+1+2模式,来达到三个强化,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结合’。‘三强化’即强化工程实践、强化课程设计、强化实验教学;‘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期与假期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5+1+2模式使集中性实践教学时间达到60周以上,占教学计划的40%,比原来至少增加了一个学期外加暑假和寒假,而课堂教学则比传统计划短20%,真正强化了实践教学,体现了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

袁院长说:“过去也有课程实习,但实习时间相对较短,每科实习一般不超过2个星期,并且几十上百人集中在同一个项目,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程实践,更谈不上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和创新实践了。因此,主要是认识实习,走马观花。而且易受气候影响,一旦遇上不良天气,现场不能施工,整个实习计划就泡汤了。而现在则不同,学生实习有一个学期加上暑假和寒假,周期长,学生能得到较完整的工程实践训练。并且,学生分赴到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上,有工地技术人员做兼职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管理模式,能从不同侧面进行学习,在全面实践的基础上,突出各自的技术专长,在增强对工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工程施工和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另外,学生还可以顶岗承担工程测量放样、质量检测、现场旁站等工作,既培养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弥补了工地技术力量的不足。素质较高的同学,还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协助解决工地的复杂技术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5+1+2模式是经过多轮反复论证后开始实施的。记得在2006年的一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上,郑健龙校长、张建仁副校长、柳见成副校长,时任督学韩理安、教务处长陈浩军、副处长曹军、刘绍勤、原教务处长胡玲玲、时任城南学院院长陈勃生、副院长王光庆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当时的论证会。如此多校领导来参加一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这是史无前例的。同时,先后主管城南学院工作的校领导付宏渊副校长、文先明副校长也多次到学院检查、指导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可以说,‘5+1+2模式的实施是非常认真而严肃的。”袁院长说。

“那学生的实习质量和安全管理怎么保证?”记者随即采访了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关宏信博士。

“城南学院党委书记张美红、院长袁剑波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组织我们事先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准备,制定了加强学生安全管理的‘五项措施’和加强实习质量控制的‘六项办法’,联系高速公路重大项目30多项,派出指导教师30余名,确保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学生人人有实践项目;教师定期到现场检查指导,长期保持热线沟通(电话和电信);在工地落实生产单位兼职指导教师颁发聘书;学生人手一本实习手册便于学习;要求学生天天有实习日志,实习结束时有完整的实习报告,并接受实习答辩。”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刘朝晖和城南学院副院长姚跃华还对学生的现场实习质量状况进行了‘飞检’”,袁院长补充道。

看着记者仍不放心的样子,姚跃华副院长接着说:“如果你想了解学生的实习质量,那您可以去现场看看或参加学生的实习答辩。”

记者于是去了覃仕勇同学所在的广西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第5施工合同段,施工单位为广西路桥公司。等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长宁大桥施工工地,带着安全帽,穿着密不透风的雨衣、雨靴,系着安全带,站在摇来晃去的人工梯上,下到20深的井下,进行人工挖孔桩桩径的检测。等覃仕勇同学从井下上来,记者采访了他。

“我7月份来施工工地,进过材料部门、计量部门和质检部门,但主要是在质检部门实习。在质检部门主要辅助质检工程师进行路基软基换填及路基填筑、涵洞通道施工、桥梁桩基施工和盖板预制的质检工作。我每天一大早去施工工地,在学习施工技术的同时,协助开展质检工作,有时要忙到深夜。”

“实习苦不苦?”

“确实非常辛苦!日晒雨淋的。但我确实学到了许多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专业知识,增强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我的努力也得到了施工单位的充分认可,我工作所在的质检部门被评为优秀质检部门,尽管我不是单位的正式员工,但因为我谦虚好学、勤奋工作,我被施工单位评为九至十二月份的优秀实习生。也因为我表现突出,我与广西路桥总公司顺利签下了就业协议。”

记者在工地见到了施工单位的兼职指导教师李工。李工告诉我们:“城南学院来实习的这些同学都很不错。他们能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聪明好学、尤其是能吃苦耐劳。因此,进步很快,覃仕勇同学更加突出,已具备相当的独立工作能力了。”

为从整体上了解实习情况,今年311日,记者参加了城南学院学生的校级实习答辩。由韩理安教授、胡玲玲教授、管楚度教授、校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主任刘晓平教授等组成答辩专家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杨伟军教授亲临现场检查指导。4名推荐的学生和6名抽查的学生分别用PPT汇报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和主要收获,并一一回答了专家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记者走进答辩会场时,学生邬良玉同学正在进行实习答辩,他所在的实习项目是夏蓉高速公路湖南宁远至道县的潇水河特大桥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从测量放样、安装钻机、泥浆制备、钻孔、下护筒、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浇注混凝土,到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及处理,邬良玉同学结合所在项目的施工情况一口气图文并茂地做了汇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实习学生在汇报自己的实习工作,简直像一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或一堂多媒体教学示范课,精彩优秀的答辩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王博文同学因实习工作扎实,答辩中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流利正确而获得综合答辩成绩第一名。

答辩结束时,韩理安教授说:“实习答辩今天并不是第一次,但学生今天在答辩中的表现确实令人感到高兴,它表明学生的工程实践效果整体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的。”学生邬良玉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我是一位平时不善表达的学生,奉行少插嘴、多留意。是实习改变了我,培养了我的沟通能力,增长了我的见识,学会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施工单位想将一根嵌岩桩变更为摩擦桩,要提供计算依据。因为有些资料不完整,很久没能精算出桩径和桩长,后来我出主意估算出了桩基的承载能力,桩径和桩长的计算也就迎刃而解了”。谈到今天答辩时的表现,他说:“答辩成绩是客观公正的,我会加倍努力,搞好接下来的毕业设计。”

5+1+2”模式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

“削减课堂教学20%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基础素质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又一次采访了袁剑波院长。

“您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5+1+2模式在实施之初,确实遇到了不少类似的争论和阻力。事实上,当初我们设计‘5+1+2模式,就是本着‘基础以够用为度,学以致用’的原则来进行的,这是我们人才培养定位的必然。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和校本部错位发展。形象一点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城南学院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比一般本科学生要强,而基础理论比一般的专科学生要强即可,以彰显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不能苛求城南学院的学生既基础理论扎实,不比校本部学生差,又实践能力比校本部学生强,那我们的学生岂不全面超过校本部学生了?这只是个梦想,至少目前还不太可能。”袁院长笑着对记者说。

“但现在还不能简单地断定城南学院的学生基础就因此被削弱,至少目前还不能。不知道您最近看到研究生部公布的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情况没有?这里您尤其要留意城南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专业的考研情况。共有19名学生上线,而且有7名同学分别上了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复试分数线,几乎覆盖了道路专业的全部名牌大学。这些学生全是‘5+1+2模式的‘产物’,他们的基础课课堂学习时间比校本部少20%,而且做考研准备的时候,他们还要在工地实习。因此,至少目前可以认为,城南学院道路专业的学生基础依然是过硬的。应该声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有组织地开展过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辅导。”袁院长说。

“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对这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现在还不能完整地回答。如果硬要我说得话,我想这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教会’学生的教学理念,生怕学生没懂没搞透,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因而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当然就长了。学生学习很被动,甚至受不了。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更没有学习的兴趣,收效自然不好,尤其是遇到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内容,其效果很差。就如同在课堂上教学生怎样游泳一样,是很难教会学生的。”

“大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重要渠道。一是向老师学习,这主要在课堂;二是向书本学习,这主要在教材(课后课前)或图书馆;三是向实践(社会)学习。而后面两个渠道更为重要,这是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但非常可悲的是,我们不少人依然死抱‘教会’学生的陈旧教学理念,甚至希望教得学生和自己一样‘专业’,最后教学时间浪费了,教学效果却没有上去”。

“教学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相应地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学会’的教学方式,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比我国要少30%。我前段时间也看到一则资料,德国的大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为21,从这点而言,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对路的。”

5+1+2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用人单位和学生非常赞成和支持“5+1+2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5+1+2模式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85月,“5+1+2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高教权威刊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公开发表。20096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被推荐作为首席单位交流发言。目前“5+1+2人才培养模式开始逐步在城南学院工程管理等其他专业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刘朝晖还准备在校本部学生的人才培养改革中推广这一成果。在谈到实施“5+1+2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一步工作时,袁院长认为主要应加强实习基地和预就业基地的建设,开展人才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毕业设计是否可以和现场项目相结合,和毕业实习贯通等还需要积极探索;尤其应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记者衷心希望再过两年,“5+1+2人才培养模式能在城南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开花结果,城南学院“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能全面实施,其“全面发展、突出专长、强化实践、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全面实现。到那时,城南学院的办学水平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