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首页|云就业平台|后台管理|
院务公开|

学工在线

□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讲好红色故事,守住绿水青山——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赴冷水江市实践队探访锡矿山地质文化镇纪实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来源: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


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暨锡矿山特别党支部成立一百周年之际,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赴冷水江市实践队以锡矿山地质文化镇为实践起点,在讲解员颜进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红色教育与生态研学相结合的实践之旅。实践队员们通过聆听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实地感受生态修复成果深化"两山"理念认知。

来到锡矿山展览馆,队员们跟随讲解员颜进的生动讲述,穿越时空,见证了这座矿山的百年沧桑:从一战时期因蕴藏丰富战略物资而被世界瞩目,到矿主为牟取暴利对矿工进行的残酷压迫;从1925年中共锡矿山特别党支部的建立,到1949年明确指令将矿区收归国有的《主席批示》下发到锡矿山,锡矿山的历史是中国工业发展史的缩影,更是近代工人运动的丰碑。队员张毅表示:“讲解员口中‘头顶纸帽嘴叼提灯肩挑矿’的矿工形象令我印象深刻,冷水江世界锑都名号的背后,是无数的血与泪。在非人的压迫下,这里的工人阶级逐渐觉醒,意识到团结起来才能争取权益,这里才能成为湖南三大工人运动中心之一。”

登临山顶的红军亭,队员们情难自禁地朗诵起了《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队员们脸上的神情从感动渐渐转为坚定,仿佛也跟着诗句走过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征程。除了红军亭、廉兴园承载的红色记忆,煌斑岩脉呈现的乳色地质奇观,山顶上的光伏发电板与风车也一并映入眼帘。队长凌本升感叹到:“很难想象工人们一捧土一把种把荒石坡变成绿色青山的过程,不仅如此,电力工人还在青山上架上风车,铺上光伏板,发出的绿电注入矿洞,产出绿色环保的矿石。”

在万马奔腾石林,上千个石柱石芽向着同一个方向排列,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石林周边植被繁茂,绿草如茵,两者相互映衬构成绝美画卷。生于兹长于兹的队员苏玉辰回忆道:“小时候对于锡矿山的印象只有裸露的山体和稀疏的植被,通过这次参观我才惊奇地发现,生态治理后绿野取代了荒山,作为冷水江本地人我倍感欣慰与自豪。”面对眼前的奇景,队员们纷纷按下快门,将这幅生态奇迹定格珍藏。

此次锡矿山之行,不仅是一次红色记忆的追寻,更是一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努力践行"两山"理念,让革命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焕发新的生机,让"两山"理念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更壮丽的篇章。


(文/刘韵璟 图/凌本升 一审/赫连岚馨 二审/周巍 三审/丁丹

报送团队:电气学院赴国网冷水江供电公司实践队)


上一篇:寻访红迹 砥砺初心——电气学院赴湘西实践队开展“桥村共话脱贫路”主题活动 下一篇:匠心传承三十一载——龙师傅带教记:长理电气学子从他身上读懂电力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