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科学社会史暨第五届中国工程史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云塘校区隆重举行
2023年06月20日 10:38


 

2023年6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长沙理工大学共同举办,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哲学系承办的第四届科学社会史暨第五届中国工程史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云塘校区隆重举行。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原工学院、菏泽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以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30余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济济一堂,共同参与了本届大会。

本届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万球教授主持,《自然辩证法通讯》副主编王大明教授、我校副校长蒋璟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二中教授分别致辞。

王大明教授指出,我国科学社会史与工程史有丰富的内容可以挖掘,科学社会史与工程史学术会议的持续举办对我国经济建设、学术建设有积极意义;蒋璟萍副校长代表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对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情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她简要介绍了我校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快速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常来我校指导交流,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刘二中教授指出,在新时代,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伟大的工程实践,我国的工程史研究“未来可期”。

6月17日上午进行大会主旨报告,由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长沙理工大学蒋显荣教授分阶段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刘二中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晶金博士、长沙理工大学陈万球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戴吾三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熊卫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梁军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涂良川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治立教授等分别围绕“行星工程探索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航天工程:发展阶段、创新模式及现代意义”“人工智能的敏捷治理”“工业遗产融于中国工业史教学的探讨”“十三陵水库建设及其影响”“抗战时期‘工合运动’的发展特征及历史意义”“数码物‘去物化’的唯物主义叙事”“贝尔纳科技创新可持续性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报告。

17日下午是分会场报告交流。长沙理工大学廖苗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培熠助理教授先后主持了第一分会场上下半场的报告,学者们围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技术体系的绿色生态理念”“医用X射线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接受”“海南日晒制盐‘活化石’——从千年古盐田到新时代莺歌海盐场”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北京科技大学熊卫民教授、太原科技大学杨常伟副教授分别对报告人的报告进行了点评。江苏科技大学郭昭昭教授、西北大学路中康副教授先后主持了第二分会场上下半场的报告,学者们围绕“近代建筑师与中国建筑学现代转型”“从班墨殊异看中国古代工匠传统的两条进路”“苏联专家与北京电子管厂的建设研究”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交流,清华大学游战洪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梁军教授分别对报告人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18日上午是大会主旨报告,由天津大学陈印政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分阶段主持。《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王大明教授、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清华大学游战洪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刘克明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郭昭昭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刘鸿亮教授、天津大学陈印政副教授分别围绕“英国泰河大桥修建与坍塌始末”“火还是药:曹焕文与火药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清华大学建设屏蔽试验堆的工程技术创新方法”“楚国技术思想的研究及其进展”“新中国船舶工业史料整理的思考与体会”“鸦片战争时期侵华英军‘船坚炮利’数据之系统性研究”“工程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矿冶高等教育研究”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报告。

内蒙古师范大学段海龙教授主持了会议闭幕式。新一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大明教授致闭幕词。王教授指出,本届学术研讨会参会单位众多,大家为了共同目标、学术繁荣相聚在一起,畅所欲言交流学术,年轻一辈得到了锻炼与成长,将会为我国工程史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图/文贵全 文/文贵全 审/陈万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