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我们相识相知在最美的年华

2016-03-17 

——纪念母校六十周年华诞

初夏的长沙,草木青翠,丹桂飘香,一派生机勃勃。眼看就要毕业了,2005年9月到2014年6月,十年湖南的校园生活,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向这段充满欢笑和浪漫,充满酸涩与忧郁的学生时代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后一次作为学生走出校门的一刹那,应该定格在2014年6月24日,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昭示着我对青春彻底做一个告别,将一切的记忆,深深地烙在心灵的最深处。

曾经多么盼望早些离开宿舍、离开书本、离开学生的称呼,但到了真正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是多么的依依不舍。大学的珍贵并不仅仅是这许多的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涵盖着许多的最后一次: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纯洁,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一切的一切似乎真的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6月14日,因为班级聚会和毕业离校手续问题再次驻足湖南,回到美丽的长沙理工大学校园,倍感亲切。母校宏伟的主楼,清澈的湖水,茵茵的绿地,常常在梦中萦绕。愉快的文体活动,紧张的劳动实习,融洽的师生感情,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是,母校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用铺路石精神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记得2011年9月入校时,王周星同学迎新时可圈可点、细致入微的情景,初次选导师时外成同学略带伤感的泪水以及坚定地眼神;难忘考试时争分夺秒地作答,乔乔喜得贵子,作为神仙级大哥给予的指导,也欣赏倩倩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怀念答辩时江小白那科学严密的思路,也祝福蕾姐广州的日子越来越顺,心想事成;更期待能再次和珍珍觥筹交错,举杯共饮,向她学习牌技,但愿莉莎和小觅为人师表,造福千秋,教育家之路越走越宽阔;最盼望陈维兄弟能再续香火,仕途畅通,早进政治局……虽然我们的见面次数有限,尽管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但2011级思政专业这个牌子不会倒,它是凝聚我们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这辈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又来了,虽然很快它就将决出冠军,但四年之后它又会卷土重来,给人更多的期待。而我的大学生活,读完本科,研究生阶段定格在2011年9月到2014年6月,我始终坚信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改变一切,解释一切,也能成就一切。虽然同学们天各一方,有的在职,有的脱产,有的在读,但是毕业证都是全日制的,都是写真同一个专业,都是同一个样式,都是写着赖明勇校长的名字。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站在相机前,这次匆匆回去却格外的渴望,甚至不放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希望籍此能留住点点随手可得的美好;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对着酒瓶吹,现在却总想拿起电话,哪怕随便找个朋友聊聊过去;以前最不喜欢学习,现在真想回到图书馆啊,印象中好象还没有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呆过,不觉间却觉得那个地方格外的亲切可爱。三年研究生求学阶段,不知不觉已到尽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相信自己,努力把握,永远追随太阳的脚。大学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心里隐隐有一种伤感,一种失落的感觉。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如果简单的“结束”二字可以概括一切,我只能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深意与内涵。在这即将远离大学时代的时刻,才真正懂得回眸的意义。大学时代塑造的精神品格,对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战胜各种困难,起到了长期的激励作用,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常常为自己青年时代有机会进入理工大这样优秀的大学感到幸运,母校不仅使我受到了良好的知识教育,更在信仰确立、能力培养、作风养成等方面给了我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如春风化雨,历久弥新。饮水思源,我对母校的教育培养始终铭记在心、感激不尽,深情感怀。无论身在何方,我始终关注着母校,对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

走过这些年,有以下几点体会,分享给同学们和敬爱的老师: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要包容随和,坚信自己必胜的信心。道路没有永恒的平坦,人生没有不变的常态。悄然回首我们的大学生活,晨曦与泛星可以为证,图书馆和自习室也曾见证,其实每一个人的并非轻松,并非坦途。当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我们应当敢于拼搏,勇于攀登,不应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更不应该生活在那自己所幻化出来的五光十色的自我解脱的肥皂泡中蹉跎岁月,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其实成材就是追求的跋涉,成人就是求索的历程,只有经历过了苦难的砥砺与磨练人生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美,才能让青春无悔,让年华无愧!

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要慎思笃行,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是因为时机我们才拥有才华,而是因为才华我们才能把握时机。人生短暂,韶华难留,青春是一件不耐久藏的东西。人们也常说在青年人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两字,然而却存在“易逝”一词。作为大学时代的我们应该是求知似渴,激情无限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并把握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拼搏,去奋斗,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而不是靠着运气和侥幸,怀揣某些幻想求职求学,但有时由于或是现实太过于残酷,使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得不到满意的回报,此时我们也没有理由因为心情的不如意而责备世道沧桑,我们也没有理由因为受到生活的重创而埋怨命运多舛。这时更应正视现实,珍惜眼前,只有把握住了今天,充实而勤恳的度过了今天,我们才能赢得精彩的未来,给自己心爱的女人尽可能多的幸福。

离开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勇气,但同样也是一个考验,是一个新的开端,要彼此珍重和祝福,为青春喝彩,追寻出彩的人生。即将来临的6.24领证后的散伙饭我不敢想象会是个什么样子,虽然我们内心都很坚强,大家可能平时都有掩饰,离别在即,当面对着相濡以沫的同窗时,当面对着三年时光磨合而形成的真挚友谊时,我相信自己的内心激动无语,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都很难出口。回想我们曾经共同经历的岁月流年,再次我要衷心感谢大家的相扶相依,感谢大家莫大支持与帮助。虽然舍不得,但离别的脚步却不因我们的挚情而停滞。离别的确是一种痛苦,但同样也是我们走入社会,走向新环境、新领域的一个开端,希望大家在以后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确定自己的新起点,坚持不懈,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前进,因为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永远都在最前方!

离开不是离别,是启航,是去追寻我们美丽的梦想多年以后,当我们再回首,一定还会记得,那初夏的雨中,也曾有你我的笑脸,那和煦的阳光下,也曾映照着你我如水的年华!让我们挥手而去,在那无限的空间里漫游;恍惚的人生旅途中,有缘总会相聚。纵使季节搁浅,记忆沉淀,那薄薄的底片随着岁月褪色,也还能冲洗出那片温馨。感谢你,我的大学,正是在你给我的每一种挑战与机遇中,我懂得了生活,懂得了学习,懂得了时间,懂得了成长,懂得了奋斗和拼搏,是你为我架起了走向成熟的桥梁,在漫漫人生长路中,你将是我多彩世界里永远美丽与难忘的记忆。

祝我和我的同学青春常在,前程锦绣,盼母校走向新辉煌,焕发新荣光。

校友李钊

09年本科毕业于经管学院会计学专业,11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又读了思政专业。对母校有很深的情感。值此校庆之际,特表达祝福。

附件:

上一条:忆理工 下一条:闪亮的日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