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来源:     录入时间:2019-06-05 15:18:06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特色鲜明,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有19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92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计划人选等各类高端人才50多人。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38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拥有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11个,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本科专业64个。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研究型学习与创新型实验项目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

立足新时代,传承优良传统,学校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

(二)学校继续教育总体规划与办学定位

《长沙理工大学章程》规定:“学校开展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承担各类在职人员的培训,服务公民终身学习”。明确了学校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学校“十三五”规划将继续教育职能确定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确定了继续教育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内容和措施,为我校继续教育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战略规划基础。

(三)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

我校继续教育办学实行校领导分管、继续教育学院归口、其他专业学院支持和协助的办学体制。学校成立了继续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发展调整及专业建设重大问题。学校明确继续教育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关系,扎实推进从数量向质量、从重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转型。

继续教育学院归口负责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岗位培训工作。学院设有13个内部机构,分别负责招生、教学组织与管理、助学服务、学籍学位管理、资源建设与开发以及学生管理等。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整体办学资源,在学校各部门、各单位指导、支持和监督下开展对外开放办学。

 

二、专业设置

(一)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坚持以普教专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进行专业设置,发挥学校优势学科,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和调整,突出发展交通、电力、轻工、水利行业特色专业。2018年,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共设置专业38个,其中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8个。开设的专业均为长沙理工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开设的专业。

(二)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调整情况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有关管理办法和要求,根据近年来招生情况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我校继续教育坚持“改造传统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培育新兴专业”的思路,对招生专业进行了全面的疏理和调整,突出行业特色,集中力量办好优势本科专业,2018年我校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由2017年的46个缩减到38个,减少了8个。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调整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订,都要经过广泛调研,根据行业及社会需求,结合新时代要求,把握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强了行业新技术、新知识内容,坚持立德树人,强调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培育和职业能力的提升。2018年全面修订和完善了2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专业教学执行计划,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课程指导书及任务书。企业有特别要求的专业,校企双方在原培养方案核心内容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对知识的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

 

三、人才培养

(一)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

我校学历继续教育有函授、业余两种类型,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三个层次。2018年省内招生7439人,省外招生6316人,毕业3985人,在学19905人。学历继续教育招生按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人数实施,与学校普教全日制本科学生人数相协调。

2、生源分析

在学学生中,男生约为67%,女生约为33%;来源于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湖南省9446人,北京、山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459人;汉族18248人,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1657人;18岁以下1139人,18-25岁9656人,25-35岁6940人,35岁以上2170人;生源多来自交通、电力、轻工、水利类行业。

3、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

我校高等成人教育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职业型、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优化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坚持联合办学,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共议,教学资源共建,优质资源共享的培养模式。

坚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大力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函授站点严格按专业教学执行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推行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和集中面授相结合,积极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突出对函授站点教师聘请,统一教材版本,加强对面授教学、自学辅导、考试和评卷、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答辩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学校按比例选派主干课主讲教师,辅导教师聘请必须经我校备案审查。实行函授站点联络员和教学督查制度,在函授站点面授期间,对函授站点的教学情况进行督查。重视课程考核,建立了平时学习过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我校学历继续教育严格实行教考分离,坚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抽查试卷。各函授站点提前将面授课表和每次面授考试安排表提交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函授站教学进程表,在试卷库中随机抽取考卷,在函授站点考试前以快递或巡考老师自带的方式送交函授站。

重视实践环节教学,每年制定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方案。2018年派遣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35名担任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参与对学员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二)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

我校非学历教育2018年开设培训班共计236班次,完成培训18900人次。

2、培训模式

我校培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项目负责”的管理体制。学校分管继续教育的校领导、继续教育学院主管培训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代表校、院两级实施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在部门层面,设有专门的培训中心,具体执行各项培训业务活动的实施。坚持“以教促训,以管促训,以评促训”的培训理念,培训活动的具体实施,采用项目负责制,按照“项目分工、集中统筹、协作运行”的模式运行。

我校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60余年的办学实践,积淀形成了优势学科专业、优秀师资力量和优良学府文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积累了一批强势的学科专业和最新科研成果,为培训项目的开发、目标市场的定位、培训模式的拓展、培训内容的更新等,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依托学校强势的学科专业,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加以提炼,不断开发出具有前瞻性、富有特色的培训项目。

我校突出行业特色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长期依托行业办学,具有典型的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特色。我校学科发展和培训业务开展,注重突出其行业特色,使培训工作紧扣行业发展动态,契合行业发展需求。按照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培训业务管理。我校非学历教育招生方式主要为:用人单位组织生源,我校接受用人单位委托实施培训。

我校非学历教育的教学模式为面授。我校培训教育重视师资库的建设与师资结构的优化。在长期的培训实践中,我校逐步建立了一支来源广泛、相对稳定、阵容强大的培训师资队伍。库内师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本校教学经验丰富并有实践经历的优秀教师;政府机关长期从事业务工作的业务骨干;专业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一线实践单位精通业务的企业精英。

我校从“三个一”着手提升培训服务质量。①组建一个项目工作团队,全面负责项目运行管理,协调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事务,落实班级组织管理。②制定一个班级运行方案,落实场地选择、食宿安排、教学日程、课堂管理、学员落地接送、跟班服务要点、合作单位协调事项、授课教师之交通与食宿安排等各环节的工作,明确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等各项要求,指导班级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③配备一个专职班主任,全程跟班服务,具体落实班级日常管理、教学过程衔接、后勤保障协调、授课教师服务等工作。必要时,组建班委会、学习小组及班级微信群,及时沟通和处理各项班级事务。

(三)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教育

我校继续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必修课;在师资配置上,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师,作为师资库必配教师。非学历培训引入专题讲坛,开展领导艺术、情商修炼、红色教育等讲座和专项实践活动。

(四)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良好。根据我校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效果测评、统计,学生学习满意度在95%以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服务学生学习、及时解决个人诉求、个性化服务和解决工学矛盾方面,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每年我校结合走访校友、校企合作调研等机会,就相关用人单位,特别是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传统行业单位对我校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用人单位都普遍反映,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和现实工作结合紧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服务行业针对性强,毕业生能学以致用,大部分毕业生通过学习深造,理论水平、职业能力、思想素质均有较大提高。

我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毕业生,很多都成为了单位的领导、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涌现出了如中国南方电网财务部总经理胡伏秋,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王成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罗邵容,考上公费研究生的王月丹等一批优秀典型,以王程、蒋俊为代表的一批校友,发起建立了长沙理工大学传承助学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及推荐、指导学生就业。

 

四、质量保证

(一)制度建设

我校学历继续教育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建立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各个环节的管理都有章可循,杜绝了管理的随意性,有《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长沙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章程》、《长沙理工大学函授站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长沙理工大学成人函授站评估细则》、《长沙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籍管理规定》、《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办法》、《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材选用办法》等,并建立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办学质量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二)师资保障

我校继续教育以学校师资为依托,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级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选派授课教师,分别建立了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师资库,坚持专业主干课程由我校派遣教师。主办高校授课教师派出比例各省要求不同,但我校都保持在70%以上。同时,外聘教师坚持与行业企业、合作站点共享,共建师资库,由学校审核把关,优胜劣汰,实行师资库动态管理。坚持每年召开继续教育授课教师座谈会,了解情况,倾听教师对继续教育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教学评议制度和听课制度,要求函授站点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课堂听课,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议,将评议结果反馈我校和相关教师,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资源建设

我校继续教育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继2017年前陆续投入1000余万元的基础上,2018年又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教学硬件设施改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及课件资源开发。几年来在硬件设备建设方面,投入建设了一个专业级的录播室,设备包括专业录播服务器、大型智能平板电视、专业灯光加调音台、SONY专业数码摄像机等,用于自建课程的拍摄与录制。截至2018年底,总共已开发建设219门课程。网络课程覆盖了交通、电力、水利行业类等各个专业,每门课程有配套的习题集和试题库。建设了与教学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室,加强了授课教室条件和环境的改造。建立了教材编写组,加强了继续教育教材的建设工作,设立了教材服务中心,为师生提供了及时的教材保障。

    (四)设施设备

我校继续教育有专门的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招待所等,共享校区图书馆2个,室内外体育场地若干。在继续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方面,我校建有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学生信息服务平台,有必要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和教学实训设备设施和实训基地。继续教育加强了设备设施及时维修维护及更新,以保证教学需要。

(五)合作办学及校外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

我校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10所专科学校和13所中技校,交通、电力、轻工、水利四大行业,多家行业协会和数十家企业建立了继续教育合作关系。

我校十分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原行业办学的特色和资源,积极与行业内单位联合办学,在15个省设立了校外教学站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建站流程,严格按照要求设立和管理校外教学站点。加强对函授站点的年度自评和我校校评管理,建立了《长沙理工大学成人函授站评估细则》,及时开展了函授站点的年度自评和校评,促进函授站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从自评和校评整体情况看,各函授站点高度重视,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实,办学水平逐年提高。我校每年召开一次函授站点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表扬先进,交流沟通,有效促进了校站之间、站站之间的协调和共同发展。

(六)学习支持服务

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办学。函授教学出台并下发了实行网络远程教学的制度,修订了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加大了平时网络学习考核比重,建立了两个网上教学平台,供站点和学生选择,2016年起公共课基本实现了网络远程教学,并在9个函授站点共77个专业班级开始试行网上教学,取得良好效果,2018年度成教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在线学习时长共7957424分钟,较2017年度全年增长144%。从2017级新生开始,8个主干专业的函授学生可以实现全部课程在线学习。增强了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从2016年开始,利用学校MOOC平台资源,为学生提供免费在线学习,所有课程手机端已全部同步上线,学生通过学习软件客户端,即可在手机上观看课程视频、做自测题、参加小测验,学生可以自己发起讨论题目,自主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互助学习,老师可以在手机上教学、签到、发起讨论、提供辅导、答疑等。有效解决了工学、学学之间矛盾,获得了函授站点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七)内部质量管理

为加强内部管理和监控,我校设置继续教育学院,专门负责全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与管理,现有专门管理人员40人,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进行业务交流和讨论。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设立函授与网络远程教育中心,专门负责学历继续教育的招生与教学;设立学籍与学位管理部,专门负责学历继续教育学籍、学位、毕业管理;设立资源建设与技术服务部,专门负责教学课件、网络平台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设有学生工作部,专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通过建立继续教育学院内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八)外部质量评估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以评估和年检为手段,不断强化继续教育宏观指导和质量监管。每年我校在指导并协助完成函授站点年检工作的同时,还要参与函授站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2018年通过了河南省教育厅对在河南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校的评估;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对函授站的检查评估;接受了北京市教委对高校在京学历继续教育(业余、函授、脱产)办学开展问题导向的专项检查;由于我校一贯办学规范,制度健全,管理严格,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中,都获得了好评。

(九)信息化建设

我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处于不断建设、优化、升级和完善过程中。目前,普遍实现了办公信息化,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在持续推广过程中,学生报名、注册、学习、考试、成绩、学籍学位、毕业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也多使用现代信息通讯手段,以提高效率,优化管理与服务。

(十)经费保障

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投入、学费收入及使用。2018年度,我校成人教育收入约1187万元。各类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建设、教学人员、教学管理、招生宣传等投入共计约838万元。

 

五、社会贡献

(一)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我校学历继续教育2018年共招生录取13755人,为大家提供了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机会。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985人,为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所需人才,有效地支持了国家发展。

我校非学历教育2018年培训18936人次,学员结业后活跃在各行业、企业,直接支持了行业、企业发展。

我校继续教育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很好地支持了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继续教育资源面向校内、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学校继续教育坚持走联合办学、开放办学、信息化办学的道路,积极与兄弟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办学经验交流,相互学习;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进行继续教育资源开发,对全部函授站点开放;与函授站点及社会积极进行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并注重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实行更好的对外开放。

(三)对口支援、教育帮扶情况

我校是交通运输部实施“交通运输部教育培训计划”的指定培训机构之一,按照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的统一部署,面向西部地区、交通运输部对口扶贫地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此类培训项目由交通运输部统一拨款,受训人员免费接受培训。每年开设培训班两期,培训人数约130人。

 

六、特色创新

(一)实践特色与模式创新

实行继续教育集中统一归口管理,便于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实现学校继续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规范办学,注重质量,有助力提升办学形象,形成办学品牌;紧跟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贴市场,注重服务,有利于稳定办学规模;开门办学,加强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减少资源重复建设。

我校在行业内办学多年,熟悉行业内人才的需求和专业特色,长期积累使我校涌现了一批行业内的优质、品牌专业和教学名师。我校继续教育依托校本部力量,利用行业名牌专业的优势,联合优质社会办学力量,采取送教上门、结合办学单位行业内的人才实际需要联合制定专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由我校派遣教师主讲以夯实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课结合学生工作岗位由我校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解决或改进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和流程;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在教学计划中特别设置了课程讲解专业先进技术、专业前景展望和专业应用现状。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与10多个国家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国际教育合作关系,并为国内学生出国(境)学习提供相关留学中介服务。

(三)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等情况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积极申报湖南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课题项目涉及继续教育国内外现状比较、国际先进经验学习借鉴、继续教育驻外站点教学质量管理、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继续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继续教育招生管理、继续教育实践教学强化等。相关课题按计划结题或在研。

 

七、问题与挑战

(一)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

1、当前成人教育领域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是我们面临的生存发展方面的新挑战。优胜劣汰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生源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如何推动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 ”协调发展,是新形势下必须妥善应对解决的新问题。

2、技术进步,海量知识需要时间吸收,教材和教师面临知识及时更新。社会发展,对跨界人才的需求加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参与高校增加,生源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办学单位存在重规模、轻质量,重招生、轻教学的现象,办学质量难有大的提升。存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 ”协调发展方面失衡的现象,必须妥善应对解决。

2、由于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快,工学、学学矛盾突出。因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改变传统函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有效获取知识。

 

八、对策建议

(一)发展对策

1、把握时代特征,遵循教育规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要把实现“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办学质量,作为新时代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

2、应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完善,积极推广函授网络教学,有效缓解工学、学学矛盾,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3、反映最新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情况,各校应组织专家就本校特色专业的相关课程编写合适的辅导教材。

(二)政策建议

1、出台指导函授面授教学实施网络远程教学的办法和规定。

2、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本科院校办好继续教育给予分类指导。对本科院校举办专科学历继续教育,不实行一刀切,考虑相关院校最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允许其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整相关专科专业,允许本科院校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保留部分优势特色专科专业,并给予学校根据生源情况进行调整的自主权。

3、为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切实加强函授站的规范管理,出台满足人才培养新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设置及管理新办法。

     4、加强办学成本调研,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成本分担原则,适当提高成教收费标准,增加办学投入。

 

 

 

文档附件

版权所有 长沙理工大学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2段960号 邮编:41011
Copyright By CSUST . All Rights Reservered 2003-2014 | 域名备案信息:湘ICP备05003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