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晚,在国家级能源企业中国电力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的百万千瓦机组映衬下,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实践队举办主题中期分享会,系统总结在常熟发电公司两周的实践成果,为深化调研奠定基础。本次实践聚焦“电力筑基·红色铸魂·实践砺能”主题。
实践期间,队员们深入常熟发电公司生产核心。在发电部主管张棕琪和培训专责王晓闻带领下,实践队员在发电生产一线及码头区域,参观了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集中控制室、锅炉房和长江码头设施,听取了设备原理、运行流程等讲解,参与了实地学习项目,进行参观学习和互动交流。电气检修部继保班、高压班等团队则通过现场教学,详细讲解电气设备检修的技术规范与安全要点。实践队员在电气检修部门师傅的带领下参加了电力检修学习及继电保护室参观活动,学习各班组工作内容、检修流程等知识,并参观继电保护室、了解相关装置。此次实践让队员们加深了对电气检修工作的认识,提升了专业认知和对专业岗位的理解,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实践队将红色教育融入行程。队员们前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新四军在江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感悟“坚定信念、依靠群众”的沙家浜精神。带队教师吴佳骐在分享会上指出:“沙家浜精神中服务人民、攻坚克难的信念,与电力行业‘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核心追求一脉相承。希望同学们从中汲取力量,勇于面对未来专业领域的挑战。”
分享会上,实践感悟成为焦点。队员们普遍表示,从集控室仿真操作到汽轮机房实地观摩,从一线师傅“三班倒”的坚守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深刻认识到电力工作者不仅需要精湛技术,更需秉持服务民生的初心。“这种精神力量,将驱动我们未来投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位队员分享道。
常熟发电公司党委书记赵坚钢在实践启动时寄语学子:“当前正值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期,期待大家将专业知识融入行业需求,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广阔舞台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此次实践构建了“理论教学-现场实操-红色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使命感。
据悉,实践队后续将围绕电力行业转型升级深化技术调研,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精神,探索青年在能源变革中的责任与贡献,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文/贺旭娟 图/姜子暄 一审/吴佳骐 二审/周巍 三审/丁丹 报送团队:气学院赴中国电力江苏常熟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