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理解天然气发电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7月21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江苏常熟队走进中电常熟热电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关于天然气发电控制系统与运行原理的深度研学之旅。
实践伊始,发电部专工钱建春带领队员们于部门大会议室集中观看企业宣传片,并接受系统的安全规程培训。从基础安全规范到企业发展历程,队员们迅速建立起对常熟热电的初步认知。
前往一号燃机房的途中,纵横交错的输气管道构成了一幅工业画卷,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能源输送网络的精密与复杂。钱师傅结合实地场景,从发电流程、占地规模、项目体量等维度,对比分析了天然气发电与燃煤发电的本质差异,着重阐释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环保优势与高效特性。
实地探访后,实践队员走进四台机组(一号燃机、二号汽轮机、三号燃机、四号汽轮机)的中央集控室,通过实时监控操作系统界面,直观了解机组的日常运行管理和启动关闭流程。生技部技术员李银涯向队员们介绍了控制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相比于锅炉燃煤发电的流程,燃机的启动与关闭更加快速便捷,新型系统的“一键启动”能满足对机组大部分基本操作。这种“数据可视化”的体验极大增强了队员们对燃机系统的认知与了解。
在热电公司实践研学的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四号汽轮机旁,近距离观摩汽轮机的运行过程。
此次热电的实践学习让队员们对天然气发电的专业认知有了颠覆性提升。队员们深刻感悟到常熟热电公司“绿色赋能,共同创新”的发展理念并不是“纸上谈兵”。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期,天然气发电正以其独特优势,为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文/李金轩 图/俞昊成 一审/吴佳骐 二审/周巍 三审/丁丹
报送团队:电气学院赴中国电力江苏常熟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