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基层电力数据管理效能,7月23日,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8名暑期社会实践队员,在花明楼供电所所长周成林的带领下,深入辖区一线,开展电力设施数据采集、核实与标准化录入工作,以青春实践赋能电力服务精细化升级。
一线采集:精准是安全基石
当日上午,实践团队顶着酷暑,奔赴辖区重点线路及设备区域。面对分散的设备点位和复杂的地形环境,队员们手持专业测量设备,在周成林所长的指导下,对电杆定位、电表读数、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信息逐一进行现场采集与记录。周所长采用“边操作边讲解”的方式,重点传授了数据核实的要点与技巧。“精准性是电力安全的基础”他反复强调。队员们一丝不苟地将现场实况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核查,力求信息“零误差”。
系统录入:细节优化全局
下午,团队返回供电所,投入数据录入与系统校验工作。周成林所长详细演示了电力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指导学生们将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录入,并对异常数值进行严谨的逻辑校验。“细节调整不是简单的修正,而是从全局角度优化系统运行逻辑”周所长在指导中特别指出。通过反复的校验与团队协作,队员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数据入库的完整规范,更高效完成了多处历史数据的补录与关键修正,为后续的设备智能运维提供了更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实践感悟:理论落地 责任生根
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深入基层的经历让他们深受触动。他们深刻体会到,电力管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需要高度责任心与耐心的细致工作。书本知识在真实的设备与数据面前“落了地”,基层供电服务的艰辛与重要性也让他们有了切身体会。直面一线数据问题,更让他们对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与复杂性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校企协同:共育未来电力人才
此次实践活动,为花明楼供电所的数据精准化管理体系注入了青春活力,有效提升了数据质量。同时,它也成功搭建了一座校企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花明楼供电所与长沙理工大学均期待,未来能拓展更多形式的“实践+培训”深度合作项目,共同培养兼具扎实理论素养与过硬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电力人才,为区域电力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刘孟鑫 图/唐新鑫 一审/周珍 二审/周巍 三审/丁丹
报送团队:电气学院赴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