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榔梨供电所实践队员经历了一场融合专业技能与责任担当的实战考验。在助力国网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他们用专注与汗水,书写了充实的实践篇章。
烈日下的数据先锋:单账号高效攻坚
保家安置区的台区数据采集现场,谢志轩与刘恒毅组成的技术搭档,顶着空调外机喷涌的热浪,熟练操作着“i国网”APP。面对系统仅开放单账号登录的限制,两人默契配合、轮流作业,精准拍摄录入每一块电表信息。与此同时,郑世顺和唐兵华穿梭于楼宇之间,细致核对用户名单、定位电表位置。在双重“烤”验下,四名实践队员凭借课堂练就的扎实功底和快速适应能力,高效完成了三个台区的数据采集任务,为电网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数据。
案头前的信息卫士:百份报表锤炼匠心
供电所内,陈海洋与陈瑞组成的“信息攻坚组”面对堆积如山的客户资料与报表,他们埋首于电脑屏幕前,逐条查找、录入、核对信息。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两人在专注中挑战耐力极限,完成了130余份报表的填写与信息更新工作,保障了供电服务的“数据生命线”高效运行。
实践砺真知:青春力量赋能智慧电网
本次实践不仅是专业技能的试炼场,更是产教融合的生动课堂。当课堂理论遇见真实复杂的供电场景,实践队员展现的不仅是操作APP的技术能力,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素养。他们在账号资源受限时创新协作模式,在热浪侵袭中坚守岗位,在海量数据前保持极致专注。他们的汗水,正汇入国网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电网的时代浪潮;他们的实践,彰显了新一代电气人将数字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在榔梨供电所的实践,是长理电气学子用脚步丈量电力基层、用双手触摸智慧电网的缩影。实践队员在夏日热浪中淬炼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责任担当,为未来投身能源革命埋下了信念的种子。
(文/裴梓晗 图/周安琪 一审/钟佩军 二审/周巍 三审/丁丹
报送团队:电气学院赴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