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用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5月16日晚,长沙理工大学第九届“中外演说家”大学生中英文演讲比赛决赛于云塘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
决赛中,来自国际工学院的张溪尹认为“创新需要坚强的意志,我们需要坚强的意志来跨越重重困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徐芷萱以董明珠的传奇创业历程为引,生动诠释了创新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核心密码——只要敢于突破常规,每个人都能在创新浪潮中绽放独特光芒;“在祖国的土地上写下我们的文章”,来自外国语学院的赵奕雯谈到,“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技术术语,而是推动我们家乡转型的有形力量。”
来自肯尼亚的王达观以细腻的观察,生动描绘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到田间地头高效作业的无人机喷药与全自动收割机,数字科技正重塑着生活的每个角落。越南选手裴氏贤则将目光投向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以醴陵陶瓷工艺的创新转型为范本,诠释"创新的真谛在于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的深刻内涵。来自缅甸的彭欣荣聚焦日常点滴,揭示创新思维作为时代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呼吁以开放思维拥抱变革。
赛后,评委老师肯定了选手的表现,并建议选手在演讲中加入更多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和互动,提高自身的演讲能力与表达能力。
长沙理工大学“中外演说家”中英文演讲比赛已连续举办九届,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多个学院的近70名中外学子参与初赛。国际工学院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者,始终致力于为广大长理学子提供开拓国际视野的平台,推进中外学生的长期互动和交流。同时,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外学子的思辨风采,更激发了青年投身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未来已来,长理青年正以创新为帆,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
(图/宣传部、唐耀扬、蒋瀚哲 文/陈逸 一审/张雅雯 二审/黄黎明 三审/黄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