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通字〔2019〕13号 各相关单位: 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振兴本科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础,为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营造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长理工大教〔2009〕67号)、《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实施细则》(教通字〔2017〕24号)、湖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举办2018年全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通知》(湘教通〔2018〕139号)和学校2019年工作要点,为圆满完成学科竞赛工作目标,结合学校“一流”专业建设等经费安排和学校实际情况,重点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团中央等主办或支持的有影响的学科竞赛项目,经研究决定,特公布2019年学校支持的学科竞赛项目清单(见附表)。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2019年学校支持“项目清单”主要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入“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竞赛评估”的学科竞赛项目、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的学科竞赛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学科竞赛项目(暂按2018年竞赛项目列出,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正式文件确定)。 2.学校只支持附表中“项目清单”列入项目的参赛资助和奖励。国际赛事、学会赛事和其他赛事不再纳入学校资助与奖励范围,由学院根据修订的《长沙理工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附件要求和赛事影响力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参赛费用与奖励由学院自行安排(参赛费用可由各专业建设费、结余实习费等教学经费中安排);各学院应研究决定具体支持参赛项目目录,并及时公布和公开宣传;附表外其他赛事参赛获奖项目和主办校内赛事按相关规定由教务处核算教学工作业绩值。 3.请各单位认真落实赛事组赛责任领导和责任指导老师,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各单位要加强对各项赛事的研究与分析,突出对参赛师生的培训、交流和指导。各单位要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在学生中加强赛事宣传,增进学生对赛事了解及参与积极性。运用新媒体,宣传赛事成绩、竞赛故事,介绍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先进人物及团队的典型事迹。 4.各学院可组织学生参与面广的综合性赛事1~2项,并报教务处批准。附表中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原则上要组织校级竞赛,在校赛的基础上,择优推荐本校学生参加相应的上一级比赛。 5.组织参加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项目时,参赛信息表等参赛文件需报教务处实践科批准、备案,以避免冲突;组织举办校级竞赛须提前2周将竞赛文件(通知)报教务处实践科,竞赛结束后及时提交竞赛总结。 教务处 2019年2月28日 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