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月20日(星期一)上午9:00-12:00
地点:第一组:云塘校区一办A103(教务处会议室);
第二组:云塘校区一办A807(教师发展中心会议室);
一、答辩专家组
略
二、答辩程序
1.9:00,专家组召开会议,明确答辩程序及答辩要求;
2.9:15分开始,第一组25个项目,第二组26个项目分别答辩(时间大致为3-4分钟PPT陈述,1-2分钟回答提问);
3.集体研讨,每个组确定入选的20个项目,并对推选的20个项目提出修改意见;
三、推选原则及要求
1.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应重在水平。专家结合申报书的填报情况与PPT汇报情况,考虑从项目立项后所开展的实质性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成果的影响面、覆盖面,成果的价值以及项目研究的创新性等方面予以评定。
2.实行打分制。请专家根据申报书填报及汇报情况,给每个成果进行评分。秘书组将根据位评审专家的签名打分情况,计算其平均分,并对第一组25个项目,第二组26个项目将根据分值的高低进行排名。
3.结合排名情况,专家组集体审议,确定入选推荐省级的教学成果名单。
第一组答辩安排
地点:云塘校区一办A103(教务处会议室)
序号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学院 |
答辩时间 |
1 |
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培养公路养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协同机制研究
|
吕松涛
|
交通学院
|
9:15-9:45 |
2 |
基于项目主导的《道路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付其林
|
交通学院
|
|
3 |
导向深度学习的交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曹倩霞 |
交通学院 |
|
4 |
公路交通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面向交通类专业开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吴伟 |
交通学院 |
|
5 |
新技术条件下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 |
王浩钰 |
土建学院 |
|
6 |
桥梁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的新模式与新机制研究 |
殷新锋 |
土建学院 |
9:50-10:20 |
7 |
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师生读书会”的形式 |
赵冰 |
土建学院 |
|
8 |
水利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研究 |
蒋中明 |
水利学院 |
|
9 |
团队指导与校企联合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孙士权 |
水利学院 |
|
10 |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港口规划与布置为例 |
陈杰 |
水利学院 |
|
11 |
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与节能减排竞赛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
夏侯国伟 |
能动学院 |
10:25-10:55 |
12 |
一流学科建设环境下建环专业选修课研讨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
孙小琴 |
能动学院 |
|
13 |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定位与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 |
李传常 |
能动学院 |
|
14 |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电力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
邓丰 |
电气学院 |
|
15 |
交互式微课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杨珏 |
电气学院 |
|
16 |
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
蒋陆萍 |
电气学院 |
11:00-11:30 |
17 |
信息技术类专业“互联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邓泽林 |
计通学院 |
|
18 |
深度学习策略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周书仁 |
计通学院 |
|
19 |
项目驱动型嵌入式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郑斌 |
计通学院 |
|
20 |
基于车辆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本科生学习满意度调查与反馈机制研究 |
刘鑫 |
汽机学院 |
|
21 |
面向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为例 |
华熳煜 |
汽机学院 |
11:35-12:00 |
22 |
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反向设计与实施 |
张志勇 |
汽机学院 |
|
23 |
兴趣视域下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师生有效互动模式研究 |
邓小刚 |
体育学院 |
11:35-12:00 |
24 |
“翻转”式微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
李立平 |
体育学院 |
|
25 |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
|
谭艳祥
|
数统学院
|
第二组答辩安排
第二组:云塘校区一办A807(教师发展中心会议室)
序号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学院 |
答辩时间 |
1 |
微课背景下理工类地方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刘进波 |
数统学院 |
9:15-9:45 |
2 |
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唐立军 |
物电学院 |
|
3 |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
彭石林 |
物电学院 |
|
4 |
基于OBE理念培养创新性化工专业人才 |
黄朋勉 |
化生学院 |
|
5 |
应用化学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
杨晓焱 |
化生学院 |
|
6 |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
周慧 |
化生学院 |
9:50-10:20 |
7 |
地方高校设计艺术类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
林海燕 |
艺术学院 |
|
8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朱诗源 |
艺术学院 |
|
9 |
“创新创业”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创客教育研究 |
吴昕昕 |
艺术学院 |
|
10 |
“互联网+”理念下设计类专业微课程的情境教学研究 |
孙艺哲 |
艺术学院 |
|
11 |
基于师生双重视角的参与式教学效果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
刘洪深 |
经管学院 |
10:25-10:55 |
12 |
为高阶学习而教——同伴教学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的适用性探索与效果评价 |
黄维 |
经管学院 |
|
13 |
项目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唐文彬 |
经管学院 |
|
14 |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中文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求 |
周云鹏 |
文法学院 |
|
15 |
微时代基于翻转课堂的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福雅 |
文法学院 |
|
16 |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戏曲教学综合改造与实践 |
郑劭荣 |
文法学院 |
11:00-11:30
11:00-11:30 |
17 |
五大发展理念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
李雨燕 |
马院 |
|
1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推进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研究 |
成海鹰 |
马院 |
|
19 |
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度为重点的“纲要”教学改革研究 |
黄娟 |
马院 |
|
20 |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群工程化建设研究 |
刘坛孝 |
外院 |
|
21 |
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措施与实现路径研究 |
况爱武
|
交通学院
|
11:35-12:00 |
22 |
新媒体环境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与实践 |
扈启亮 |
外院 |
|
23 |
中国文化元素介入留学生课程设置研究 |
段胜峰 |
国际学院 |
|
24 |
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科化翻译工作坊教学体系研究 |
吴迪龙 |
外院 |
|
25 |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负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
谭姗燕 |
外院 |
|
26 |
《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的审辩能力培养 |
黄月华 |
外院 |
注:6月20日下午2:00-3:00,专家组反馈修改意见,请所有通过答辩的老师在答辩会场准时听取修改意见以及后续工作安排,不再另行通知。所以,请项目组上午答辩结束后要留人听取结果。
6月20日下午3:00-4:00,专家组反馈省级结项项目材料修改意见,请所有申报了2016年省级项目结项的老师准时到教务处会议室听取修改意见以及后续工作安排,不再另行通知。
教务处
2016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