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的开放式课堂
2020年10月19日 11:06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调研期间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今年我省继续开展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放式课堂培训。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由长沙理工大学承办。

 

 

长沙理工大学刘保国教授主讲第一课——“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1015日下午,长沙理工大学综合教学楼B104教室座无虚席,来自全省90多所高校的130多名教师与学生同上一堂课。刘教授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系统阐述,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与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在思辨中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指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深圳讲话后,刘教授贯穿改革开放主线,结合深圳特区成立40年的重要经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不懈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已为中国的发展实践所充分证明。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后,听课教师围绕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家表示刘教授的课有深度、有温度,深受启发,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许多好的建议。大家充分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气氛良好,参加培训的教师表示收获良多。省教指委的点评专家彭焕才教授表示,长沙理工大学举办的“概论”开放课堂,对外具有影响力,对内具有凝聚力,讲课具有亲和力。湖南省教育工委宣传部李林芳副部长鼓励思政课教师进行交流,促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开放式课堂培训,是我省高校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以 “原生课堂+现场点评”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模式。与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相比,“开放式课堂”培训模式呈现出原生态、开放性、研讨式和(学生)主体性等特点,是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抓手,在提升我省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方面卓有成效,也得到广大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支持和良好的反响。

今年的开放式课堂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啦!原来,为了让开放式课堂更加开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本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形成了“互联网+开放式课堂”。刘教授主讲的课程通过超星学习通在网络上直播,1157人同时观看了直播,共享精神盛宴。

天心区党委宣传部喊你来“同上一堂思政课”啦!开放式课堂培训得到了天心区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与天心区建设学习型城区“五个一”活动之“每周一学”活动相结合,直播课程通过“微天心”公众号同步直播,天心区党委宣传部干部到现场观摩学习。立足高校、立足课堂,服务党政机关,服务社会,思政课就应该这样开放!通过共建共享,使思政课更有内涵,更接地气!

                                    文/钟芙蓉  图/魏俊松  审/张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