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规划

2011-03-22 

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规划

2011-03-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情和国史;在此基础上,深刻地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规划如下:

一、建设目标:充分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教材和大学生的实际,形成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推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达到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和国情、增强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同时提升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在三年内,把本课程打造成深受学生欢迎的校级精品课程。

二、建设举措: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材的选用必须符合先进性、权威性和典型性的标准。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选用全国统编教材以及配套的课件。在全国统编教材公开出版之前,选用由胡德坤教授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该教材被教育部评为创新教材,在全国众多同类教材中,处于领先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报考研究生,鼓励初级职称、中级职称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建立高学位、高职称的教学和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相关的各类学术活动,增强其学力和识见。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引进2-3名专业技术人才。

3、完善教学文件的管理和教学基本制度的建设。教学文件方面,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规范的教学日历、教案和讲稿等教学文件。由教研室主任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学文件责令其整改。教学基本制度建设方面,严格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试讲制、听课制、辅导答疑制、作业批改制和教研活动定期制等,以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地运行并取得良效。

4、切实开展教研、教改。树立教学质量中心意识,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积极探索有效的、有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利用学术前沿资源,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教研课题,撰写学术论文。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原则,在大力推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可行的方案,如读书心得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包括参观访问)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每学期针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影响举办1-2次学术讲座活动,扩大学术影响。(我室教师近2年来已成功地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知识讲座”和“纪念辛亥革命胜利95周年学术讲座”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也积累了许多经验。

纲要教研室

2006-12-26

附件:

上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一篇:教学工作计划(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上一条:教学工作总结(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下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