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中心是长沙理工大学的主要实验教学基地之一,承担着全校工科类各专业的土木类实验教学任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很强的实操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将理论联系实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为适应面向新工科需求不断发展,示范中心坚持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实践能力、强调素质提升、培养创新精神”为实验教学理念的改革模式。主要改革思路与成效如下:
1 以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建设为重点,搭建新的土木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现有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改革、整合和优化。新的教学内容、体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由注重传授基本方法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示范中心对教学质量严格把关,重视教学教改项目,在 2018-2022 年期间承担开展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等共计 86 项教改项目,共计投入经费 210 余万元,为示范中心进一步探索高效高质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 构建新的多元教学模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确定了以下几种方法:(1)集中授课与指导法。集中授课保证全体同学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实验理论,个别指导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基础实验阶段多使用这一教学方法。(2)自主实验教学法。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3)网络媒体教学法。利用网络信息,模拟实验、仿真实验、PPT课件等手段辅助进行教学,使之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为便于实验中心应用新教学模式及方法,开发实验课程如《道桥材料设计及性能测试实验》,《涡激振动动力学行为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共计 2 项,进一步推进了实验中心教学改革进程。
3 以精品课程、设备、教材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实验课程建设
教材的建设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创新的结晶,也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18-2022 年间,实验中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材建设的新思路、新体系和新内容。研制实验教学仪器如“便携式路面结构层间拉拔仪”等共计13 项,均已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共计 10 余所高校引入,并正式投入实验教学使用;同时出版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及检测技术》、《工程力学实验》等共计 15 余本教材及专著,在实验教学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对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