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因从沈从文《边城》一书中获得灵感,想要深入了解湘西文化与湘东湖湘文化的区别,感受湘西文化的魅力,同时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外国语学院翻译1801班陈宇倩来到湖南湘西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风景名胜区开展“翻译医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她了解到了“合拢宴”以及以“桑植民歌”、“哭嫁”为代表的巫傩文化,搜集并整理了相关资料,完成翻译工作。
湘西是苗、白、侗、土家族聚居的地方,文化具有多民族的色彩,而侗族的合拢宴则是该地区地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合拢宴”顾名思义,是因为侗族人好客,大摆宴席时,各家可将自家的食物搬过来一起吃,桌子不够就架板子拼起来,由此形成后来的合拢宴。
同时湘西是传闻中巫傩文化的发源地,而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风景名胜区则是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神秘的巫傩文化于一体。巫傩文化是大部分民族历史中必然经历过的阶段之一,它的本质是一种祭祀活动,带有很强的原始宗教色彩。
“我从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了解到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由此便也对沈从文先生影响极大的湘西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想要了解这种文化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说道,“但我此次前来,并不是单单只为了感受这种文化,而是想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合拢宴’、‘桑植民歌’为代表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根探源,做一个全英文的介绍,让世人能够更多的了解到这一文化,感受它的独特之处与魅力所在。”
在此次活动中,她了解到了湘西侗族合拢宴习俗并有幸在现场品尝;同时她通过观看“魅力湘西”大型民族歌舞剧了解到湘西“哭嫁”、“爬楼”、“赶尸”等传统习俗,同时欣赏了桑植民歌、茅古斯舞蹈等民俗表演。在实地考察观赏的过程中,她积极搜集并整理资料,后续通过互联网查证以及补充资料,最终完成翻译工作。
此次活动既有利于深化大家对于湘西文化的了解,帮助其“合拢宴”、“桑植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更多的进入世人视野、被世界所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外国语学院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升综合实力。
(图/陈宇倩 文/陈宇倩 审核/罗骙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