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合作办学 > 国际交流 > 正文

国际交流

黑山青年邂逅湖湘花鼓戏 ​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1日 来源: 作者:


 

7 月1日下午,长沙花鼓戏院内丝竹渐起,13名来自黑山大学孔子学院 “汉语桥”夏令营的营员,在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化摆渡者志愿服务队的陪伴下,推开了湖湘传统戏曲的大门。这场深度文化体验,让异国青年与百年花鼓戏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

“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戏曲!” 刚入座的营员明月眼中闪烁着好奇。当《刘海砍樵》的经典旋律响起,舞台上刘海与胡秀英的灵动演绎,瞬间抓住了全场目光。黑山青年们时而因诙谐互动忍俊不禁,时而为剧情转折屏息凝神,指尖随着锣鼓点轻轻叩击桌面,全然沉浸在这独特的艺术叙事中。紧随其后的《讨学钱》,以浓郁的湖湘方言与夸张表演,将旧时私塾趣事演绎得妙趣横生,台上台下的笑声汇成一片。

“来,跟着我提步、转身、亮嗓!”《刘海砍樵》谢幕时,戏院演员的热情邀约点燃了现场。明月等营员快步登台,在老师指导下学唱 “刘海哥哎我的夫哇” 的经典唱段,模仿着扇舞、云手等标志性动作。尽管初学时略显生涩,但营员们专注的神情与认真的模仿,赢得台下观众自发的掌声。演出落幕时,营员们争相与身着五彩戏服的演员合影,戏服上的刺绣与青年们的笑容相映成趣。

“唱腔里藏着故事,动作里有讲究,太难但太迷人了!” 中文名叫王嘉的营员难掩兴奋,他小心翼翼收起与演员的合影,“这些有历史温度的戏剧,让我读懂了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表情。”

当暮色染黄戏院飞檐,这场文化邂逅画上句点。黑山青年带走的不仅是戏服合影,更是对湖湘文化的鲜活记忆。正如周红专老师所言:“传统戏曲是流动的文化密码,当异国青年的目光与它相遇,便是最好的文明对话。” 此刻,花鼓戏的余韵仍在空气中流淌,为湘黑文化交流续写着生动注脚。

(文/袁宛伊,图/汤婧瑜 肖雨捷,一审/毛婕,二审/郭恒,三审/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