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 书记信箱:cslgsjxx@csust.edu.cn
  • 校长信箱:cslgxzxx@csust.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喜迎党代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五年来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综述

2021年03月25日 16:55 来源:

十三五以来,学校坚持内涵发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紧依托行业,建成了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累计培养了40余万名底色亮、有情怀、敢担当、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

 

对人才培养进行一体化设计,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和百强大学的自信,着力培养底色亮、有情怀、敢担当、能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培养理念上始终把本科教育作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底色作为人才特色,把办好本科教育,以本为本作为实现学校百强大学的梦想基石;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始终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第一指标,始终把学习作为学生的第一要求。

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师生员工进行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大讨论,围绕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的目标,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进一步完善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为原则,形成差异化、多样性的办学格局。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是立足湖南、服务行业,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培养底色亮、有情怀、敢担当、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实现路径是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动力来源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铺路石精神。

建立聚焦学生多元发展的培养机制。开展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满足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学习。完善以学科兴趣和个人专长为导向的转专业机制,完善辅修、双学位制度,拓展学生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支持教改班”“卓越双学位班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色班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增强通识与专业并重的综合素质,打造复合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开展学科竞赛、开发双创课程,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出国(境)访学交流、建设国际化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双创教育、校企合作教育、国际化教育三大教育平台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培养目标、教师队伍、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协同的育人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本科)排行榜位列前50名左右,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建立校院两级协同育人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对立德树人的方向引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培育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2019年学校获批为湖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湖南省高校思政干部培训研修中心、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育人、心理育人获批为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项目;11个项目获评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十大育人体系均获批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

建设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学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安排和组织。出版全省第一本课程思政教材,编印了《长沙理工大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长沙理工大学服务基础行业培育大国工匠之课程育人示范案例》《长沙理工大学课程育人学生感悟集》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通过理论阐释、解疑释惑、体验感知三重路径,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对思想政治课改革成果和创新实践作了系列深度报道,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教育快讯》(内参)向全省高校推介了我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设立通识教育中心,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教给学生融会贯通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进行引导和促进发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针对工科、理科、文科、经管类等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实现成学、成才、成人的全人教育,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做到三个贯通即中西、文理、知行贯通;做到四个统一,即人文课程与理工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统一,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学校通识教育课程185门,开课数62门,引进优质通识类在线开放课程47门,内容涉及社会心理学、法律、环境与健康、双创精神培养、艺术审美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丰富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建设“四个一流”夯实培养基础,培育一流本科人才

建设一流专业,完善动态调整。按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制定了《长沙理工大学一流本科、特色本科专业建设指导意见》,分层次、依类别开展专业建设。以专业定位服务面向清晰、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带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师资结构合理优化、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为建设标准,通过一流专业建设全面展示学校综合改革成果。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人工智能+”专业,9个专业类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13个专业通过工程专业认证;新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11个新专业,撤销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2个专业,暂停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务管理3个专业的招生。

建设一流课程,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适应度;改革基础课程,强化三基和工程认知训练;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通过道术结合、合理增负、翻转课堂、以学定教给予学生开放丰富、更有价值的学习体验。按照现代化课程建设理念,遵循新时代人才成长规律,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持续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54门,建设校级金课42门。

建设一流课堂,实施课堂革命。面对互联网+”催生的新的教育生产力,面对教育对象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对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的革命性变革,面对教与学关系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积极主动作为,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打造智慧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全覆盖,探索实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运用高新技术,重构学习空间,形成集体性学习空间和个体性学习空间相互补充的一种交互性的动态学习空间,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教师讲授课程的传统思维,将知识内化与巩固的任务留给学生课下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深度学习过程。通过课堂革命,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高,获省级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16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2项。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8年、2019年、2020年我校排名分别为666955名,连续三年进入了全国百强行列。

实施“1234”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培育四自质量文化。成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静态的制度性质量保障和动态的教学运行质量保障,从学校、学院及专业(教学环节)三级,建立价值取向、目标与标准、组织框架、支持资源、教学质量控制四个维度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评价、教学设计和实施保障体系,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大力推广录课评课的评教方式,实现教师新开课程、新进教师开课课堂督导听课全覆盖,形成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文化。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对本科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适应了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和教学资源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校院两级建立了有效运行的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培养过程有效支撑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对教学质量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

上一条:我校召开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工作动员会 下一条:【喜迎党代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五年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