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2年进入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求学而后又读了经管学院的研究生,在长沙理工大学度过了我生命中最美好也难忘的七年时光,转眼间本科毕业已有十年的时间,但母校时期的好多往事在脑海中仍然是鲜活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一、简朴的校园
我入学的时候校名还是长沙电力学院,上世纪五十年代年初由电力工业部长沙水力发电学校筹建的一所学校。当我第一次踏进长沙理工大学的时候,看到的情景令人惊讶:当时的校门有些破旧,学校依地势而建,由东到西,由高到低,路面高低不平,有些萧瑟感。学校唯一的一个电影院也是上世纪修建用圆木作为梁柱的砖混老房,看起来饱经风霜。看电影的时候总是会被前面的木头柱挡住视线,精彩镜头的时候免不了起身张望,引来后面同学的齐声吐槽。我当时的宿舍是一栋二层的破旧的矮楼,坐落在一个偏僻的角落,连厕所也是由两块木板搭起来的蹲坑,完全没有一所现代化大学的感觉。但电苑楼却令人眼睛一亮,矗立在破旧的电影院,宿舍和图书馆中间显得十分的大气。这是一栋气势磅礴集教学,实验室,电脑机房,档案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几十个多媒体教室。这栋教学楼也是我们在母校不停求知,不断进步地方。后来我明白长沙理工大学在办学治学的理念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传承:把学生教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教学(学生)第一,科研(教授)第二,领导第三。把最好最新的楼、最好的硬件设施都用到教学上。与此同时学校却把电苑楼后面一栋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三层楼房作为领导和教师办公备课的场所。把最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把领导和老师放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办公,这就是长沙理工大学办校治学的理念和态度,让我毕业十年后依然铭记感恩感怀。
难忘的师恩
在长沙理工大学求学的七年时间有缘结识了无数对我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恩师,特别是我本科时期的班主任陈均杰老师是我一直最为敬重的老师。陈老师在我们入校的时候已经退休,是原经管学院的老领导。学校考虑他老人家身体非常健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又特别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特返聘他担任02级两个市场营销专业班级的班主任,同时兼任经管学院的关工委副主任。第一次见陈老师是新生军训的时候,他个子中等,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身体非常硬朗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最让同学难忘的他能把枯燥的政治思想教育,结合他丰富人生经历通过一个一个鲜活的案例让大家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无形接受了他老人家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加强自身的修养。很多同学在他的影响下积极要求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生活和职业生涯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陈老师非常注重我们的专业课学习,他总是在不同的场合通过杰出校友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的重要性,这也使得我们市场营销这个本不是经管学院重点专业的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在校表现进获得了电力、交通和银行等系统的青睐,为自己的人生争取了一个好的平台。而让我最难忘的是陈老师在生活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时我们班级有些家庭非常贫困的同学,陈老师通过了多方了解和亲力亲为到处奔波,甚至动用自己在社会各方面的一些资源,为同学们争取了勤工助学和贫困生奖学金等各种能够为同学减轻家庭负担的办法,帮同学们度过了最需要帮助的四年时光。离开母校已经快十年了,可真是弹指一挥间,祈望曾经的恩师们身体健康,师恩深重,永生难忘!
三、令人期待的六十年校庆
2016年金秋十月,长沙理工大学将迎来六十年校庆,六十年风雨历沧桑,一甲子岁月又轮回,这也是母校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在这个历史性时刻学校通过校庆提供给各行各业杰出校友一个齐聚长沙,回首往事,建言献策机会。我相信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母校的培育之恩,不管我们遇到多大困难母校都是我们最坚强的依靠!同时2016年也是我们02级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十周年,我能想象那时,我能见到我最最敬爱的老师,最最亲爱的同学、最最难忘的我上铺的兄弟,期待十月的相聚!
长沙理工大学的求学生活被无数难忘的瞬间串联起来,她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进、学业的进步,更是对生活乐观豁达的精神、对他人平等谦逊的态度、对未来踏实上进的处世哲学。老师们的敦敦教诲、同学们的互相鼓励都是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珍藏。
经管学院2002级市场营销杨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