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感恩母校 难忘恩情

2016-06-30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今年母校将迎来六十华诞,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此时此刻,我和大家一样,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面对校友的重逢、母校的巨变、隆重的庆典,勾起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仿佛又回到昨日的校园。遥想当年,我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走进母校的大门。在这里,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度过了一段最难忘、最深刻的美好时光。

感恩母校

一甲子峥嵘岁月,六十年砥砺奋进。六十年来,您历经风雨,时刻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真谛,坚持弘扬以“铺路石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镌刻了一个又一个传说。在我心里,您就像父亲一样用坚实的臂膀庇护儿女,像母亲一样以温婉的柔情干涸心灵。在这里,我们获得了立身的真知,掌握了搏击的本领,放飞了收获的希望;在这里,我们明确了肩负的重任,锻造了不屈的人格,汲取了前进的力量。尽管离开母校多年,但不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我都始终牵挂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母校每一点新变化而欣慰,为母校每一点新成绩而兴奋,为母校每一次新跨越而喝彩。是您,用心血和智慧培育了我们的昨天,成就了我们的今天,因此,我们唯有加倍努力,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母校的培养和关怀。

难忘恩情

那年夏天,我有幸成为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今天的长沙理工大学的一名新生。刚刚经历了忙碌且艰辛的高三生活的我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投入到您的怀抱。那时,我们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多,校园活动更丰富。每逢假日,我们欢聚一堂,畅谈理想,互相砥砺;每次活动,我们积极参与,踊跃报名,竞相争取。大学生涯第一年,就这样在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氛围下度过,同学们相互熟悉,相互陪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随即,来到了大二。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似乎又回到高三备考时的忙碌和艰辛。在课堂上,主动与老师们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在实验室里,积极与同学们配合协作,共同钻研实验课题;在图书馆中,与文献书籍资料为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大学生涯第二年,就这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下度过。接着,经过老师推荐、同学支持、组织考察,我加入了学生会组织。学习之余,积极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活动方案,制定活动细节,落实活动措施,大家分工明确,通力协作,较好地履行了自己在学生会组织中的职责。大学生涯第三年,我收获了信心,与同学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得到老师们的高度认可。美好时光总是很短暂,转眼间进入了大四。这一年,既有收获,又满怀不舍。收获了同学们就业、考研的好消息;舍不得四年朝夕相处的师生情谊、美丽的校园、红墙木板的教室、略显杂乱却又温暖的宿舍。与此同时,这更是充满梦想和励志的一年,彻夜畅谈人生,热情憧憬未来,期待明天,相约再聚的那一天。因此,回首大学生涯,最难忘的莫过于老师、同学们的恩情。

六秩春秋辉煌路,继往开来谱新章。如今的母校,不仅校园面貌今非昔比,办学环境日益优化,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师资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专业特色鲜明,办学理念创新,学科结构合理,校园文化厚重,社会美誉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在此,我想说:我们对当初的选择从来没有感到过后悔,我们更对有幸成为母校的学子感到骄傲与自豪。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和所有校友们一样,继续发扬母校的传统,坚持母校的校训,弘扬母校的精神,用更加勤奋的工作,更加突出的表现和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母校增辉,为母校添彩。同时,要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的建设,支持母校的发展,用我们共同的行动和集体的力量回报恩师的哺育,回报母校的滋养。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们庆幸,能在最美好的年华,追随着您。

祝贺母校六十载桃李芬芳,薪火传承。

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青春永驻。

祝愿校友们大展宏图,拥抱成功。

1986级校友 毛学军

附件:

上一条:老师的录音机 下一条:饮水思源 毋忘母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