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饮水思源 毋忘母校

2016-06-29 

——写在长理60华诞之际

在一个上午接到母校恩师的电话,学校在10月将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让我写一写对母校的感想。放下电话,顿时打开了我在长理学习生活的回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离开母校4年了,我的脑海里一直记住她最美的模样,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时光也成为我内心珍藏的一份美好回忆,因为这是一处青春的见证。它见证了我最后的学生时光,见证了我研究生三年的青春,见证了我与恩师深厚的师生情谊,也见证了我与妻子的爱情。

依然清晰的记得:当初收到长理的录取通知书的兴奋不已;第一天到学校报到,那种在偌大的校园里找不着北的茫然,现在回味起来依然纯真温暖。与校园相比,在如烟缥缈的往事中我的导师唐土红老师对我的教导更是难忘。

我是唐老师在长理的开山弟子(自己经常这样自诩),也因为是第一个弟子,自己也倍感压力。唐老师对我格外照顾,因为我以前学理科,属于半路出家,研究生考的哲学,文科功底基础不牢靠,他每个星期都会给我电话或见面和我聊学习、生活情况。记得那时老师手里有几个项目,他经常让我参与其中,通过参与项目给予全方位的指导,提升我的学术水平和功底,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哲学的海洋。我们在学习中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更准确的说生活中唐老师就是我的兄长,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找他,唐老师也经常邀请我和我们专业的同学到他家做客,我们都欣然接受。在一起做饭、谈笑风生的快乐时光现在想来依然开心。唐老师不但关心我的学业、生活,即将毕业找工作,他更是为我想了不少办法,在网上到处收集招聘信息等等,遇此良师是我人生中幸事。

研究生三年,在收获了学业和师生情谊的同时我也收获爱情,找到了我人生中的另一半,结束了单身生活,找到了女朋友(现在成为了我的妻子)。妻子是河北保定人,又是文科科班出身,在学习上她经常帮助我,我们经常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往事如流,物是人非,昔日的同学都已踏入社会,奔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唯一没有变的是母校,九方云鼎、云影湖畔依然在等着我们归来,她像位无私的母亲,哺育着着千千万万莘莘的学子,国家栋梁。我们在母亲的襁褓下,邀游于书的海洋中,研究学问之真,探求生命之理,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母亲”的给予,一步步踏上光明之路。有了它,我们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发扬个性;有了它,我们明白友谊的珍贵,胜于千金;有了它,我们体验到了努力的汗水,拼搏的勇气;更因为它,我们谱写出一首首生命的赞歌。

长理建校60年以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多少年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默默耕耘,学校的一切成就何其来之不易!长理像位摆渡的纤夫,把我们从这一边拉到另一边,拉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它依然沉默着,只是当他的学生成为有用之材时才会会心一笑,没有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神秘莫测,那只是一种最真挚感情的流露。

学校60周年来的默默奉献,大公无私,它的无私精神让每个人感动,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让我们衷心地祝福长理“生日快乐”!

再次祝福母校和恩师,一切都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伦理学 陈勇

附件:

上一条:感恩母校 难忘恩情 下一条:母校,我依然深爱着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