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教育动态 > 正文

省高校101期处干培训班开展第二次“学术沙龙”活动

2016-12-26 

12月23日上午,“湖南省高等学校第101期处级干部培训班”举行第二次“学术沙龙”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学术沙龙”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参加英国卡迪夫大学举办的高级行政管理研修班的孔伟红以“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题,向培训班学员分享了她的研修心得。第二阶段,处干班学员、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周雪婷、人事处副处长黄永华和经管学院副院长谢朝华代表所在学习小组汇报了学习心得体会。

孔伟红介绍了研修项目情况与培训内容,交流了自己出国研修的感悟与启示。她认为,西方高校在管理服务方面,专业的服务团队运行机制比较成熟,特别注重对学生服务的品质与细节,学生对学习、活动、科研主动性很强,学校文化品牌经营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理念的更新,要回归人才培养的本质和核心;管理队伍专业化、系统化的提升,是助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强中西文化的交融,提升高校文化内涵与精神建设,是确保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

周雪婷从什么是政治鉴别力、政治鉴别能力的要求、如何提高政治鉴别力对作为高校干部如何提高政治鉴别力进行了阐述。她认为,政治鉴别能力要求明辨是非、站稳立场,由小见大、认清本质,见微知著、预见趋势。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严守政治规矩,牢记政治责任,不回避政治问题;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把政治纪律摆在首位,在政治纪律方面决不放松警惕、降低要求。

黄永华以“高校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路径”为题,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出发,分析了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重要行和紧迫性,并归纳了高校部分中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懒于学习、不求进取,娇里娇气、不肯吃苦,心高气盛、目空一切,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急躁冒进、心理失衡,爱慕虚荣、嫉贤妒能,暮气沉沉、墨守成规,惯性思维、应变滞后,追求时尚、迎来送往等九大偏差,认为刻苦学习、提高素质,虚实相间、远近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记宗旨、服务群众,淡泊名利、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廉洁自律,掌权为公、执政为民是高校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七大路径。

谢朝华以“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题,畅谈了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体会。他从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总体特点出发,认为旧常态是偏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常态,是一种“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症”,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呈现出3个特点和4个机遇。适应新常态,要认识到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带来的“成长的烦恼”,克服滥用、害怕、当成“避风港”3种倾向。引领新常态,必须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市场和政府要有效配合,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附件:

上一条: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夏智伦来校作专题报告 下一条:“讲奉献、有作为”——校党委中心组开展“两学一做”第四专题学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