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与资源合理化利用实践团队参加桑植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桑植县副县长胡辉、司法局局长钟军,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法学院院长张敏纯、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汪伦等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桑植县政府办副主任罗敬军主持。
本次座谈会聚焦的三大主题之一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与资源合理化利用。座谈会的第一个阶段,桑植县人民政府向实践团队介绍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工作进展,还分享了大量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时数据。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了桑植县2022年至2025年矿山生态修复总体规划任务,全县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仅2022年和2023年两年时间便完成了五年规划任务,累计治理面积达20.26公顷,经过生态修复后的矿山基本上复绿或恢复到可利用状态。随后,该工作人员补充说明,针对合法矿山实施了生态修复验收制度,包括年度验收、分期验收等方式。县司法局工作人员称,截至目前,桑植县所有煤矿及砂石土矿均已完成关闭工作,县境内尚有硅矿、玻璃用砂盐矿,需经省厅批准后方可开采。并表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着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不足等问题。

图 1 桑植县政府与团队成员对话
座谈会的第二个阶段,桑植县副县长胡辉、县司法局及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等积极配合实践团队的调研工作,不仅针对团队指导老师刘娉和团队成员罗浩栋的提问给予了细致解答。

图 2 暑期实践团队师生合照
经历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后,团队成员们表示,回到学校后将投身于研究工作中,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为桑植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与资源合理化利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在桑植县人民政府和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大家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桑植的矿山生态修复与资源合理利用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
(文/曹子怡,图/刘奕涵,一审/刘娉,二审/陈骞,三审/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