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上午,为加强本科生通识教育,学院在云塘校区工科一号楼B212开展以“超导基础理论与应用探索”为主题的通识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副研究员黄剑锋主讲,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参加。
黄剑锋主要介绍超导从昂内斯的意外发现到诺奖级突破的科学发展史,超导零电阻与迈斯纳效应的微观机制,从低温金属到高温铜氧化物的超导材料革命,最后结合大科学工程中的超导磁体技术(以ITER核聚变装置ALHC对撞机为例)展望室温超导的梦想与现实。黄剑锋指出,当前为了应对围绕室温超导体的持续争议,韩国超导低温学会专门组建一个验证委员会,他们表示,目前证据不足以证明LK-99的超导性。而在国内外的无数复现实验研究里,也没有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物体从一般状态相变至超导态的过程会出现对磁场的排斥现象)同时出现的案例。因此,“大多数结果表明,LK-99是一种电阻率值非常大的非导体。”
此次讲座让学生了解超导领域的前沿知识,包括超导现象的发现、超导材料的特性以及相关基础理论,如BCS理论等。讲座中展示的超导领域的奇妙现象和潜在应用,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点燃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激励他们投身于超导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未来的科学探索培养后备人才。
(文/龚汪洋 图/王怡钧 一审/吴文斌 二审/贾智伟 三审/杨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