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认证VPN入口

学科学术

当前位置: 长沙理工大学 > 学科学术 > 正文

预告:邱东茹:活性污泥微生物组与活性污泥微生物菌胶团形成机制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8日  来源: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报告承办单位: 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报告内容: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与活性污泥微生物菌胶团形成机制

报告人姓名: 邱东茹

报告人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报告人职称/职务及学术头衔: 教授/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A类

报告时间:2019年10月29日(周二)16:10

报告地点: 工三A320

报告人简介: 邱东茹,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学科组长(PI)、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A类,引进国外优秀人才;2012年获得择优支持)。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曾在欧美日学习和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细菌分子遗传与分子微生物学、细菌生物被膜和菌胶团形成与调控分子机制、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环境生物技术、水环境生态修复、蓝藻水华控制、水生植物恢复重建和人工湿地等交叉学科的研究。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国际应用微生物学会会刊)、Water Research(国际水协会IWA会刊)、Applied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办,共5篇)、Microbiology-sgm (共2篇)、Journal of Bacteriology(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办)、BMC Microbiology、Archives of Microbiology和Ecological Engineering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授权美国专利3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报告简介活性污泥法已有百年历史,是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技术。菌胶团形成菌是活性污泥的优势微生物类群,在污水净化中扮演主要角色。活性污泥微生物所合成的胶质状胞外多聚物是污泥菌胶团形成必不可少的“黏合剂”,吸水性极高,也造成剩余污泥难以处置和利用。从分子水平对菌胶团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解析不同菌种的不同生长阶段在菌胶团中所起作用,可推动国内活性污泥法菌胶团净化污水的机理研究,为活性污泥净化效率提升和工艺优化、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的有效控制以及新工艺和新型反应器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次报告将介绍利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其他分子手段在菌胶团形成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