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个记者节到来之际,11月6日上午,我校举行了新闻宣传暨新闻人才培养座谈会,特别邀请光明日报原湖南站站长唐湘岳、中国教育报原湖南站站长李伦娥、新华社主任记者谢樱、湖南日报编委、重点新闻主任夏似飞、科技日报湖南站站长俞慧友、梨视频华中区域政务总监、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总编辑刘双双。党委书记付宏渊,校党委副书记邹宏如,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方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参加座谈会,由邹宏如主持。
付宏渊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宣传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遵循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高校宣传工作关系到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关系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系到学校纯粹高尚的大学文化的弘扬。本次座谈会将为学校如何抓好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宣传质量进行指导,让宣传贴地气、贴师生、贴实际,找好时政观察点,让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永葆时新。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唐湘岳首先肯定了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学校培养学生记者队伍,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学生在日常采写中得到锻炼,为走上岗位打下基础”,随后唐湘岳为学校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一篇好稿子不是轻而易举的,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好稿子离不开点滴的写作积累,学生自己要多练笔,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学生主动带着热情去采写,老师也要带着热情去指点。”
中国教育报湖南站站长李伦娥建议,“兴趣是学习新闻、当好记者的前提,建议学校把好招生入口关,降低转专业门槛,让热爱新闻事业的同学得到学习机会。将记者和通讯员可列入奖励对象,设立新闻专项奖励基金据实奖励,完善激励机制。”
“加强学生记者实践力度”、“学生要多看多写多练”、“学生自身要提高沟通能力、思辨能力,拒绝当文字粘贴工”、“创意时代,策划能力同样重要”……其他与会记者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及新时代下新闻宣传工作的革新对学校宣传部和学院联合人才培养分别提出了宝贵意见。
邹宏如在总结中首先表达了对与会记者的记者节敬意,并表示,记者的出席为学校新闻思想宣传工作和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文/高媛 图/刘飘逸 审/邓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