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学院新闻

□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仁贵研究员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讲座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9日 来源: 作者: HITS:

2022年11月7日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仁贵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做了题为《202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的专题讲座。讲座采取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共计150余人聆听了报告。此次讲座由副院长彭新宇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李仁贵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奖程序、评奖原则、授奖规律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解读。他首先对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获奖人本· S·伯南克(Ben S. Bernanke)、道格拉斯·W·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和菲利普·H·迪布维格(Philip H. Dybvig)的生平故事及研究方向进行了串讲。他指出,伯南克在国内的知名度颇高,就其对经济学的贡献而言,包括发现经济危机的非货币传导机制、创建适用于危机应对的货币政策哲学、完成货币理论“信贷观”的塑造等。戴蒙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默顿·H·米勒金融学杰出服务教授”,曾于2011年排序为汤森路透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得主,已预示着他可能问鼎未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且他也曾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迪布维格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银行与金融学教授。他与戴蒙德一起1983年提出了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银行挤兑模型,即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简称DD模型。“在金融危机研究领域颁发诺奖,首先就应颁给银行挤兑DD模型。”李仁贵认为,“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银行挤兑DD模型是最能解释金融危机的理论”。最后,李仁贵强调,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一个特定成就奖而并非杰出人物奖也不是终身成就奖,并将历年来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的获奖者进行梳理,给同学们分享其中存在的规律。

彭新宇总结指出,李教授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及获奖成果的研究非常系统深入,他洞悉了获奖基本规律,报告内容视野开阔,深入浅出,富有趣味性,让我院师生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大家的理论素养,给大家很多有益的启示。




/吴畏、潘子颖 /张丽娟  /彭新宇


版权所有© 2020-2021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