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陈银娥,女,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长沙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金融专硕学位点负责人。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湖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2562443495@qq.com
二、专业教学及教学成果
主要承担《宏观经济学》(本科生)、《中级宏观经济学》(硕士生)、《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生)、《经济学前沿理论》(博士生)等课程教学。
主要教学成果:
1.金融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2019年。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2023年。
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金融学专业负责人,2016年。
4.第十二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2019年。
5.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24年。
三、研究方向及研究团队
主要研究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货币经济理论与政策。
所在团队介绍:
1.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导师团队。2021年获批湖南省第二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该团队共有教授、副教授、博士讲师共10余人,主要从事乡村振兴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等研究。
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该团队共有教授、副教授、博士共12人。主要从事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及其教学研究,宏观经济理论问题科学研究。
四、科研成果
(一)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普惠金融发展视角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与政策研究”,2015-2020年。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1年。
3.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微型金融发展与反贫困问题研究”,2012-2014年。
4.主持“学术湖南”精品培育项目“数字普惠金融助推湖南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2023年。
5.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的政策与机制研究”,2014-2015年。
6.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省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措施研究”,2015-2020年。
(二)主要科研论文
1.“帮助农村脱贫人口实现生计可持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7年第17期,获时任湖南省省委副书记批示。独立。
2.“知识贸易、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4年第8期。第二作者(博士生第一作者)。
3.“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年第5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20 年 8 期全文转载论文。第一作者。
4.“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与空间趋同研究”,《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5.“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数字鸿沟的调节效应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23年第10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24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6.“国际服务外包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1997——200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2期。《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13期论点摘登。第一作者。
7.“货币政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22年第4期。第一作者。
8.“女性贫困问题研究热点透视——基于SSCI数据库女性研究权威文献的统计分析”,《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6期。第一作者。
9.“微型金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4期。第一作者。
10.“中国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债券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20年第2期。第一作者。
11.“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时空一致性分析”,《中国软科学》2021年第4期。第一作者。
12.“金融排斥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福建论坛》2021年第5期。第一作者。
13.“普惠金融发展助推精准脱贫效率研究——基于中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证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0期。第一作者。
14.“县域金融发展与多维贫困减缓——基于湖南省51个贫困县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期。第一作者。
15.“谁活跃在农村信贷市场:穷人还是富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8年第7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16.“农村残疾群体信贷约束特征及其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金融评论》2017年第3期。第一作者。
17.“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福建论坛》2018年第4期。第一作者。
18.“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运的机理与对策”,《经济纵横》2017年第1期。第一作者。
19. “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旅游规模差异,《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2期。第一作者。
20.“宏观审慎政策是否推动了企业去杠杆?——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4期。第一作者。
21.“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特色农业产业化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2期。第一作者。
22.“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测算及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6年第8期。第一作者。
23.“长株潭城市群创业环境的综合评价与预测”,《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5期。第一作者。
24.“农业机械化、产业升级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8年第5期。第一作者。
25.“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国所有制并购绩效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第一作者。
26.“管理层权力、制度环境与董事会报告可读性——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珞珈管理评论》2017年第3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27.“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2期。第一作者。
28.The assessment of globalization on innovation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Vol.50, September 2019. SSCI一区,Q1,通讯作者。
29.International Sanctions’ Impact on Energy Efficiency in Target States, Economic Modelling, 23 July ,2019. SSCI,Q1,第一作者。
30.Ide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Vol.70, 2021. SSCI,Q2,第一作者。
(三)主要科研著作
1.《中国微型金融发展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一著。
2.《普惠金融发展视角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独立。
3.《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第一著。
(四)主要科研获奖
1.《中国微型金融发展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获2019年第十四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一,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