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活跃高校校园学术气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我校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并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将于2019年5月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现将长沙理工大学第十四届交通科技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届大赛主题 可持续交通 自然资源的无节制使用、交通阻滞情况骤增以及空气污染的急速加剧等严峻问题,随着交通的快速增长浮现于公众的视野中,无一不使得可持续交通的成果备受瞩目。可持续交通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用于人、车、路和环境等方面。可持续交通要求人们在缓解甚至解决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社会问题的情况下,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交通已经成为当今具有共识并广泛接受的发展理念,如何将这种理念体现到实际的交通发展道路之上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津发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以“可持续交通”为主题,为培养大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各学院本科生积极参与比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吸引同学们对于现代交通问题的关注,促进现代交通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 二、组织机构 承办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三、举办时间 本届大赛2018年1月开始,2019年5月25-26日(星期六-星期日)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国赛决赛答辩和颁奖典礼以及参赛高校交流活动。 四、参赛说明 1、参赛对象 参加本届大赛的对象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学生(在读本科生组成),不接受以个人或者团体名义组队参赛。 2、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必须是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之后立项,2019年5月之前完成的成果。参赛作品形式包括设计图纸、研究报告、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等。 专业范围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道路、桥梁、隧道)或交通土建(道路与桥梁)、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物流工程、管理工程(交通运输相关)等。 3、作品分组及要求 (1)作品分组 根据作品研究领域分设4个竞赛小组,分别为: u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u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u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u大赛指定主题:人本交通设计。以大交通系统中的人本交通设计为理念,构建可持续交通背景下交通产品的设计或研究方案。 (2)作品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应为参赛者自主完成的原创性作品,参赛者须对作品的原创性做出承诺。 参赛作品应围绕大赛“可持续交通”主题,针对交通运输系统出现的具体问题,运用四个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出具有新颖性、可行性、实用价值,具备完成度及一定难度的优化方法或解决方案。作品可以是实物模型、研究报告、设计图纸和计算机软件等。鼓励脚踏实地的作品。 作品申报组别应符合作品实际内涵,最终以评审专家意见为准。 4、参赛方式 (1)参赛者填写附件一《长沙理工大学第十四届交通科技大赛报名表》报名参赛,每个作品完成人员不得超过5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 (2)参赛者填写附件二《第十四届交通科技大赛项目申报书》,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3)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对提交作品组织初赛和决赛。 5、大赛赛程安排 1、大赛报名: (1)报名方式 各小组认真填写好《长沙理工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报名表》(附件一)及《长沙理工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申报书》(附件二)。并将报名表及申报书电子档在2019年1月17日19:00之前发送至邮箱jtxycxcyxh@163.com。(文件命名“负责人+项目名称”)。 2、资格审查及项目初选 由大赛组委会后期完成资格审查及项目初选,具体通知请注意交流群消息。(交通科技大赛交流群577514881) 3、复赛及答辩 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具体通知请注意交流群消息。(交通科技大赛交流群577514881) 采用公开答辩形式,拟按竞赛小组分组答辩,各小组分别按比例产生一、二、三等奖。并于2019年3月上旬复议确认报送国赛项目。 校赛阶段的答辩流程: 各参赛小组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提前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答辩,答辩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参赛小组代表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可实现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第二环节:回答专家和评委的提问。 五、联系方式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工办地址:工科二号楼B419 联系人:马玉文、袁韶文 电话:1378705203215096323152 交通科技大赛交流群号:577514881。 大赛官网网址:http://www.nactrans.com.cn/ 六、补充说明:大赛组委会单位有权保留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大赛组委会单位可以公布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 教务处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9年1月7日 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