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2011-03-09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编码0101000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分/学时4/68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学校各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各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认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打下必备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运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采用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2、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剩余价值规律
3、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五)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内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三、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语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和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三、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可能性
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四、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五、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人阶级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二、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实践教学内容:
1、社会实践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指导下进行,具体学时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少于14学时。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考核性评语。
2、采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深刻体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神实质。
3、社会实践结束时须结合实际写出调查报告、访问日记、或相关的感想体会,也可举行讨论、座谈、报告会等。
4、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总学时
|
第一章绪论
| 6
|
第二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 6
|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8
|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8
|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 6
|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6
|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6
|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5
|
实践教学1社会调查1
| 4
|
实践教学2辩证思维训练
| 4
|
实践教学3社会前沿问题座谈
| 4
|
实践教学4社会调查2
| 5
|
| 68
|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二)主要参考书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全集》第11卷,列宁著,中共中央马恩列宁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制订人:易显飞
审核人:易显飞
批准人:卿定文
附件: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简介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