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与海外知名高校在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合作,提升学校在该领域的学术声誉,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海洋工程学院教师姚宇、陈龙赴新加坡参加第22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度学术会议。现将情况公示如下:
一、出访报告
本次出访为期7天,由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海洋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负责人姚宇教授,陈龙副教授组成代表团,赴新加坡参与亚太大洋洲地球科学学术大会,按原计划完成出访任务回国,本次出访过程中完成了预定的工作任务。行程涵盖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分论坛、闭门研讨及学术展览等多元活动,聚焦海岸灾害、海洋数值模拟、珊瑚岛礁演变、人工智能海洋学等前沿议题,深化了国际学术合作与科研交流。
具体学术活动与成果如下:
1.深度参与主题会议
7月28日-7月29日,海岸灾害研究:
系统探讨热带风暴与海啸的致灾机制,结合气候变化背景分析灾害防控策略,为我校沿海工程风险研究提供新视角。
7月30日,区域海洋动力环境数值模拟:
学习国际先进海洋观测技术与模型开发经验,助力我校海洋动力学实验室技术升级。
7月31日,海洋人工智能应用:
研讨大数据与AI在海洋预报、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案例,为跨学科研究开拓路径。
8月1日,海洋泥沙的可持续治理:
探讨海洋泥沙运移的驱动机制及其对生态的潜在影响,提出可持续治理路径。
2.专题报告展示
姚宇教授(7月29日):
发表《气候变化下珊瑚砂岛三维地貌演变数值模拟》报告,引发国际同行对珊瑚砂岛可持续管理的热烈讨论。
陈龙副教授(7月31日):
发表《潮汐对珊瑚砂岛地貌演变的驱动机制》的口头报告,分享我校在珊瑚岛礁形态动力学领域的创新成果。
3.总结
本次交流的通过学术展览接触全球尖端海洋科研装备(如高精度观测浮标、智能监测系统),为我校实验室升级提供技术参考;其二,“海洋人工智能”议题启发跨学科融合,将推动我校“智能海洋学”相关课程建设;其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机构学者建立人才网络,为后续师生互访及合作课题申报奠定基础。
基于出访成果,我校将国际前沿模型(如珊瑚岛演变模拟算法)融入本校科研项目,探索与东南亚机构共建“海岸灾害联合实验室”;其次,梳理会议中获取的泥沙运移治理方案,向地方政府提交海岸工程咨询报告;最后,邀请分论坛专家来校开展短期讲座,并推动海洋学科与计算机、环境工程专业的交叉课题立项。
此次出访也显著提升了我校在海岸灾害模拟与珊瑚岛礁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未来需持续跟进合作项目落地,加速科研成果向沿海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转化。
二、行程信息
三、《因公临时出国团组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报告表》
上一条:河湖与海岸演变与治理学术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及邀请函
下一条: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环境科学》青年学术会议的通知(第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