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近日,水利学院特岗生组建的暑期实践团前往郴州市桂东县野万洋山泉水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交流、生产观摩与文化体验,水利特岗生们深入考察学习企业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为未来服务基层水利事业和乡村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实践团与野万洋山泉水有限公司展开座谈交流。公司经理钟本飞详细介绍了企业“以水为媒、生态为基”的发展理念,重点阐述了万洋山泉的水源特质——源自罗霄山脉原始森林,富含锂、锶、锌等多种矿物质,pH值为7.25呈天然弱碱性等,并特别介绍了万洋山泉的诞生与万洋山景区生态修复密不可分的关系:“得益于景区前期卓有成效的水源地涵养林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这里的山泉水质才得以长期稳定并达到优质标准。”实践团成员认真翻阅企业宣传册,结合专业知识就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议题踊跃提问,与会成员围绕如何守护好修复成果并将其更有效地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现场气氛活跃。
实践团走进企业文化长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呈现了企业在水源地保护、周边植被修复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负责人扶素琴向实践团介绍,公司紧靠万洋山景区,公司是万洋山景区完成系统性生态修复后于2021年8月正式投产,依托其优质水资源而建立起来,通过建立净化系统,企业不仅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生态管护,形成“企业+农户”的共治模式,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在生产车间,实践团近距离观摩山泉水全流程工艺。从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到超滤膜净化,再到无菌灌装,现代化生产线严格遵循国家饮用水标准。成员们注意到,企业采用低能耗设备,并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供电,将绿色理念贯穿生产各环节。实践团成员张富翔感慨到:“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体现了自然与科技的创新结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实践团成员与企业代表共赴取水池,品尝清冽山泉,并围绕“如何进一步打造地域水品牌”“加强产学研合作”等议题建言献策。成员们建议,企业可依托桂东县“中国氧吧”的生态优势,开发文旅融合项目,如建设水源地科普基地、设计特色研学路线、设计“万洋山泉生态溯源之旅”项目等,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深化对生态价值的认知,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实践团指导老师欧阳琦表示:“此次调研给同学们很大的触动,我们不仅要做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更要做生态文明的守护者。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校企合作,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
从水源到产线,从理论研讨到实践调研,水利特岗生以“水”为纽带,深入观察学习了生态资源向产业价值转化的生动案例。未来,他们将持续深化与基层的联系,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守护绿水青山、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广阔天地,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转化注入青春动能。
(文/李永睿 尹华烨 图/李钰 一审/李永睿 二审/綦丽 三审/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