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来华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8日 来源: 作者: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来华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32   学科级别: 一级

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属工学门类下一级学科,下设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与机械等二级学科,主要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可食性原料及其制品为对象,研究其在加工、制造、贮藏、包装、保鲜、流通、消费等方面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特性,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营养、安全等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肇始于1958年,2011年获批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学科从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现有专职教师58人,其中博导12名,硕导39名,形成了一支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衔、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科拥有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细胞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水生资源食品加工”“预制菜”“湘味餐调智造与质量安全湖南省工程中心等省部级平台6个,主办有CSCD、中文核心期刊《食品与机械》。学科围绕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食品安全4个研究方向开展原创性研究,其中:食品科学方向重点研究功能因子绿色提取、活性肽制备与功能因子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蛋白质酶法与糖基化改性、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种质资源等;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方向主要开展以籼稻、大豆、杂粮等粮食作物中关键组分相互作用机制、品质控制和深加工应用和木本油料新资源开发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方向主要以湖南省大宗农产品、特色果蔬、淡水鱼为研究对象,开展冷鲜/速冻产品保藏原理及应用、传统休闲即食产品工业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食品安全方向主要瞄准食品危害因子检测及装备制造和食品风味成分分析等实际需求,开展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发展传感模式和探针构建理论,建立关键分析技术与仪器研制,4个研究方向相互依托、相辅相成,长沙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色鲜明。主要研究方向如下所示。


序号

研究方向

1

食品科学

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4

食品安全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了解中国文化与传统、科学与人文素养高、专业基础扎实,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外籍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坚定对华友好立场,深刻理解并自觉拥护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主动担当跨文化沟通桥梁,积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尊重中国的社会公德和风俗习惯;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与新动向;能较好掌握汉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汉语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汉语听说和写作能力。

2.握本学科某一领域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手段;具备相应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成员要协助导师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1.根据教学计划研究生应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学分,培养中要注重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采用自学方式获得学分,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和专题式等教学方式;

2.组织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有计划安排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和发表学术论文,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

3.在完成理论学习基础上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按期完成在学术上有水平、在社会和经济上有价值、具有新见解的研究论文。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

1.留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必须在完成了规定的课程学习,并进行开题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留学硕士生要求不少于1年。

2.实行学分制

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不少于18分),必修培养环节13学分(不计入规定学分),其中:学术活动3学分,学位论文开题2学分,教学(科研)实践2学分,中期筛选2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检查2学分,学位论文预答辩2学分

3.最低学分要求如下

学位基础(18学分)

学位选修课(10学分

公共基础(6学分)

学科基础(12学分)

1)专业选修课

2素质提升课程

1)中国概况

2)汉语

1学科基础

五、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公共基础课、学位基础课、非学位选修课。每学分对应的标准学时数为16学时。

参照《长沙理工大学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办法》,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相关要求如下:

(一)免修英语课程;

(二)哲学、政治学类专业以外的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免修政治理论课程;

(三)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根据有关学科和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确定;

(四)已在我国获得学士学位、申请来华攻读硕士学位者,可免修汉语和中国概况课程;在他国已获得相当于我国学士学位水平的学历证书者,必修汉语和中国概况课程;

(五)各学科、专业可以根据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选修课。

课程类别

Course Type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环节)名称

Coursesession

name

学分

Credit

开课时间

Curriculum Time

备注

Remarks

学位

基础课

Degree Foundation Course


公共

基础课

Public Elementary Courses

X2713101

中国概况

Overview of China

2

必修6学分(Compulsory 6

X2713102

汉语 Chinese

4

学科

前沿课

Frontier Course

X20111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题

Special Topics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

不少于2学分(No less than 2 credits

学科

基础课

Basic Course

X2011102

Advanced Food Chemistry

2

至少选10学分(At least 10 credits

X2011103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2

X2011104

生化分离技术

Biochemical Separation Technique

2

X2011105

食品生物技术专题

Special Topics in Food Biotechnology

2

X2011106

现代仪器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2

选修课程

Elective Courses


专业

选修课程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X2012101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题

Special Topic on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ngineer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2

至少选10学分(At least 10 credits

X2012112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题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Aquatic Products

2

X2012103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题

Topics in Grain, Oil and Vegetable Protein Engineering

2

X2012104

食品安全专题

Food Safety Topic

2

X2012105

食品科学专题

Special Topics in

Food Science

2

X2012106

高等食品酶学

Advanced Food Enzymology

2

X2012107

食品风味化学

Food Flavor

Chemistry

2

X2012108

分子生物学(双语)

Molecular Biology bilingual

2

X2012109

现代发酵工程

Modern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2

X2012110

功能性食品研究及开发

Functio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

X2012111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Research Methods and Paper Writing

2

素质

提升课程

Quality improvement course

G1312001

英语口语

Spoken English

2

G1912500

体育

Sports

2

Ⅰ/Ⅱ

G1512500

美育

Aesthetic Education

2

Ⅰ/Ⅱ

必修环节

Compulsory courses



教学科研实践Teaching and research practice

2

I/II



学术活动Academic Activity

3

I-VI



中期筛选

2

III



学位论文开题Thesis Proposal

2

III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2

IV



学位论文预答辩

2

VI


六、必修环节及要求

1.教学科研实践,计2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包括对本科生的相关课程辅导答疑、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或生产实习、实验室建设等,或参与实际研究课题的调研及编写调研报告。实践工作环节的工作量应不少于40学时或不少于2周,由学院硕士研究生考核小组进行评定考核。评定不及格者需进行重新考核,及格及以上者计2学分。

2.学术活动,计3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参与不低于15次学术活动,其中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会议1次,必须在本学科内做学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1次以上,需提交参加学术会议论文复印件、研究报告复印件或学术报告小结(2000字以上),注明时间、地点,并经导师签字。由学院硕士研究生考核小组进行评定考核,评定不合格者需进行重新考核,及格及以上者计3学分。

3.文献审查

硕士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至少40篇,外文不少于50%,近5年不少于50%),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进展。学院在第2学期结束前组织文献审查,对学生文献阅读情况进行考核,审查未通过者须参加二次审查,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开题

4.中期筛选,计2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执行中期筛选考核制度,学院组织硕士研究生考核小组,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情况等进行中期考核。中期筛选考核应在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开展论文工作;中期考核未通过者,依据相关文件对学生进行筛选和分流,中期筛选合格者计2学分。

5.学位论文开题,计2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完成后在系统内填写开题报告内容及开题情况等,由学院和研究生院进行审核。研究生应在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技术(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并制定出论文的具体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不少于5000字,文献阅读量应超过40篇,其中外文文献所占比例达30%以上。由导师评阅并写出评语,经学院硕士研究生考核小组研究同意,报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后,交研究生院备案。开题合格者计2学分。

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计2学分

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发挥学科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在第4学期结束前由教研室及导师组成的检查组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进行一次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待解决的问题及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方面。中期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开展论文工作,并在系统内填写中期检查情况备查,中期检查合格者,计2学分。

7. 学位论文预答辩,计2学分

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在第6学期开学初进行,由本研究方向组织学位论文的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对研究工作、学术成果等进行全面审核,对学位论文提出改进意见;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后续工作。正式送审前,研究生需要根据专家在预答辩过程中提出的意见进行适当补充研究、逐条修改或说明,并形成书面材料,经导师审查后,提交学院进行备案。预答辩结论为合格,根据预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对论文修改完毕,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可向研究生院申请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结论为不合格,在半年内,根据预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全面修改论文,并经指导教师同意,重新进行预答辩。重新预答辩仍不合格,则不再受理预答辩申请

七、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完成规定学分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中期筛选、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满足答辩资格,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的格式应符合学校的统一要求,要反映本人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水平和工作量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学术工作量与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原则上采用汉语撰写,字数为不少于3万字(不包括目录、参考文献和致谢等内容),参考文献至少5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1/3,近五年不少于1/3);内容应立论正确、数据可靠、图标规范、推理严谨、表述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学位论文格式规范符合GB7713-87国家标准和长沙理工大学统一要求,论文的图表、格式规范,文字精练,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2.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录用通知),或发表国家级、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1篇,且均须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且第一单位署名必须是长沙理工大学。

3.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参照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由学院提出,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正、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一般应有外单位的专家,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中应有1 名外单位行业专家。申请人的指导教师可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本校相同或相近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或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担任。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答辩秘书(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1名。答辩合格者,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4申请学位论文提前答辩的要求

在学期间,对已经完成下列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1)在读期间品行良好,无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已按培养方案要求修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且无重修记录;

3)通过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完成学位论文且经导师评定达到毕业要求;

4)发表论文情况

要求在发表在校定A2及以上论文≥1篇(论文需见刊,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且第一单位署名必须是长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