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介绍 >

专业介绍

(一)工程力学

本专业依托我校土木、交通的行业背景,以解决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创新,重视应用基础研究的转化,形成了鲜明的面向工程的工程力学学科特色。本专业是国家和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长沙理工大学特色专业,现有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

1、培养目标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数学理论、前沿自然科学知识、交通土木行业知识、专门工程力学知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终身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能在交通、土木、水利、机械、高等院校等行业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2、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学生可继续读研深造,可跨专业报考土木、机械、水利、航空航天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能够进入各类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港口航道的设计、施工单位等从事有关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等;也能够在各类教育单位从事力学教学与教育管理等工作。

3、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英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工程制图、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工程软件及应用、BIM实训、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测量学等。

 

 

(二)土木工程

本专业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已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分别于2009、2014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2019年土木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显著的交通行业特色,在湖南省和全国享有盛誉。本专业所依托的土木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立了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后被确认为交通部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湖南省国家一流建设学科,2015年主持获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土木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7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4人。

1、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厚基础、宽架构、辅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相关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桥梁、结构、岩土、隧道、城市轨道等方面),熟悉与土木工程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分析研究和设计开发的综合能力,毕业5年左右达到土木工程师执业水平或获得高水平大学硕士及以上学位,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试验检测、运维、投资、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与行业精英。

2、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继续读研深造,也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检测等工作,多就业于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保利长大等央企;湖南路桥、四川路桥等省属路桥企业;恒大地产、富力地产等地产类企业;湖南省交勘院、广西交科院等设计研究类单位等等。学院本科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3、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方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桥涵水文、桥梁电算、桥梁施工、工程经济与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BIM技术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等。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材料、测量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施工技术、工程经济与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BIM技术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等。

土木工程(岩土与隧道工程方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测量学、隧道工程、地下建筑结构、爆破工程、隧道工程施工、隧道营运设施、工程经济与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BIM技术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等。

土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岩土力学、基础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建筑结构、地铁与轻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工程经济与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BIM技术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等。

智能建造

本专业是2018 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新设的“新工科”专业,以土木工程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纽带,融合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物联网、GIS等相关理论与技术而成的新专业。我校是湖南省首个备案智能建造专业的高校。

智能建造专业基于我校国家级土木工程特色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力,围绕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所需的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能够在土木工程智能化领域从事设计、施工、运维管理、投资、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与行业精英。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

1、培养目标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厚基础、宽架构、辅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土木工程智能建造领域相关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桥梁、建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熟悉与土木工程智能建造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分析研究和设计开发的综合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毕业5年左右能够胜任土木工程的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设施与防灾、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与行业精英。

2、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继续读研深造,也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检测等工作,可就业于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保利长大等央企;湖南路桥、四川路桥等省属路桥企业;恒大地产、富力地产等地产类企业;湖南省交勘院、广西交科院等设计研究类单位等等,可预测该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3、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与三维造型、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学、智能建造概论、Python程序设计、BIM 技术基础及应用、工程结构大数据及应用、人工智能概论与机器学习、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智能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及应用、GIS/RS/北斗应用基础以及工程结构智能监测检测与全寿命维护。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本专业依托我校土木、交通的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立足轨道交通、地下商业、人防与综合管廊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培养能够从事城市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满足21世纪城市基础设施与地下空间发展的需求。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

1、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厚基础、宽架构、辅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相关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熟悉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分析研究和设计开发的综合能力,毕业5年左右达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师执业水平或获得高水平大学硕士及以上学位,能够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试验检测、运维、投资、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与行业精英。

2、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继续读研深造,也能在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有关的政府部门(建委、交通委、建设局等)、业主单位(城投、地铁、市政等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土木工程类设计)、施工单位(中建、中铁、中交及各省市相关施工企业等)和监理单位等,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地下商业设施、城市地下人防设施、地下综合管廊与工业空间、地下排水设施与地下储库等工程的管理、投资、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可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3、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岩体力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建筑结构、城市综合管廊、隧道工程、基坑设计与施工、城市地下工程防护与防洪、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地下工程营运与维护、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策划、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爆破工程、地下管网检测与维护、地下通风与环境工程、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地下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地下结构抗震与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