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17日,院长刘建新携副院长戴钰、侯承相,中文系主任黄婧、新闻系主任赵继光、新闻系支部书记赵华健,一行6人先后赴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调研,调研围绕“写作与沟通”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戏剧与影视和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点建设、中文与新闻专业与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得到了相关院校的热情接待。
16日上午,调研团队首先来到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参观了传媒学院的演播厅、VR实训空间等实验场所,并与执行院长陈龙教授、新闻系主任曾庆江教授等座谈。双方围绕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校企合作、科研激励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师团队化,以团队为抓手,以实践为导向,深入开展文理、文工交融”的人才梯队建设与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给调研团队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苏州大学文学院,与副院长周生杰教授、院长助理裘兆远、国际中文教育专任教师杨黎黎、姜晓等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点办学展开深入交流。据介绍,苏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硕点每年招生50人,其中留学生10人,学生可以在海外教育学院长期开展助教、实习工作,很好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难题。双方还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微专业建设、公共课开设、转专业报名录取工作等展开交流。

17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上海大学文学院,学习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经验,特别是写作实验课的建设以及数字人文教育的探索。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中文系主任张永禄教授、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执行院长许道军教授、创意写作博士点负责人谭旭东教授、创意写作专任教师汪雨萌、黄潇等参与座谈。作为全国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排头兵,上海大学中文系形成了一套“以学科带专业”的发展路径。工坊制教学扎实提升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师生教学相长,教师也实现了“个性科研+创意写作教学”的两条腿走路,在科研、教学上都有成果源源不断产出。知名作家黄潇(肖水)重点介绍了“戴望舒新诗工坊”的开展情况,其新诗改稿会的形式给调研团队留下深刻印象。此外,上海大学文学院还在积极探索公共基础课“写作与沟通”的课程改革,改造“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两门课程,从公文、事务文书、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训练使用AI工具等角度探索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方向。


17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上海电力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开展调研,受到党总支书记周洁明、中文系何宇宏教授等领导老师的热情欢迎。作为电力系统的兄弟高校,两校在师资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长期的友好交流。双方围绕人文素养及美育、对外汉语教学、社会服务等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融合学科竞赛、中华文化系列课程、学生艺术团建设等方面,人文艺术学院成果斐然。


此次调研活动是在湖南省推行“两优方案”和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大背景下,学院为提升以“写作与沟通”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夯实新增硕士点,进一步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而开展的一次跨地区实地调研。沿海地区高校的先进经验,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文/图 侯承相 一审/李梦成 二审/侯承相 三审/刘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