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文新学院举办第二十九期“文新阅享·经典作品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1日 来源: 作者:

9月19日晚,文新学院第二十九期“文新阅享·经典作品分享会”在金盆岭校区九教223团体成长辅导室顺利举行。本期活动由汉语言2303班刘镔方担任主讲,以“告别内耗,拥抱人生主动权”为题,深度解读心理学经典书籍《被讨厌的勇气》。文新学院心理辅导员李婵老师作为特邀指导嘉宾出席活动。

分享会上,刘镔方首先以互动调查切入,通过“是否深夜emo重播错误”“是否害怕上课举手”等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快速拉近与现场观众的距离,随后结合自身从敏感内耗到自我接纳的成长经历,引出书籍核心价值。在书籍简介环节,她清晰介绍了作者岸见一郎与古贺史健的跨界合作背景,以及阿德勒心理学“聚焦当下选择、主动塑造人生”的核心定位,重点区分了其“目的论”与传统心理学“原因论”的本质差异,并以“不敢当众发言”为例,通俗解读“行为由当下目的驱动”的底层逻辑。

核心观点分享阶段,刘镔方将书中内容提炼为三大要点:一是“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指出内耗本质是过度在意他人看法;二是“课题分离”,以“室友熬夜影响睡眠”为例,说明判断“谁的课题”的标准是“结果承担者”,并建议结合非暴力沟通表达需求;三是“共同体感觉”,强调将自己视为“集体同伴”,通过为他人做小事增强归属感,如小组作业中聚焦“想法对团队的价值”。同时,她特别澄清“被讨厌的勇气”并非“故意惹人讨厌”,而是“优先满足自我需求,不怕被讨厌”。

互动环节中,刘镔方通过“困惑拆解”分享自身经历,并借助“勇气便利贴”引导观众实践,让理论成功落地。李婵在点评时,首先肯定本次分享“贴近学生需求、案例鲜活、互动性强”,认为其不仅解读书籍精髓,还提供了可操作的心理调节方法;同时进一步强调,同学们要拥有敢于放下的勇气,学会平衡自我与外界,在适当放下中减少内耗,她还鼓励大家将“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等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拥抱自由。

活动最后,李婵为刘镔方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本次分享会为同学们搭建了心理学知识交流的平台,助力大家深化对自我与人际关系的认知,启发大家以“被讨厌的勇气”直面生活困惑,在成长中收获幸福与力量。

(文/刘镔方 /刘慧颖 一审/项永生 二审/刘莎 三审/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