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 正文

“可持续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3日 来源: 作者:

一、办学目的

在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加速、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发展可持续基础设施是必然和迫切的需求。目前,我国城市更新行动正处在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从单一改造向绿色低碳与智能韧性协同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亟需建立涵盖生态修复、功能提升、文化延续、智慧运维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以破解城市病、实现内涵式发展。为深入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城市更新的战略部署,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落实《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3-2035年)》构建“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可持续更新体系的要求,迫切需要大力培养具备系统思维、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可持续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聚焦可持续、韧性、绿色、智慧城市等主题,通过“理论框架-技术方法-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跨学科知识融合教学,拓宽研究生的学术前沿视野,增强其科研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新时代基础设施可持续、绿色低碳、智慧韧性城市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二、主办单位

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

三、承办单位

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可持续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由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和交通学院共同承办。

土木与环境学院作为学校主干学院,依托土木工程(湖南省“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第14名)和工程学(全球ESI前1%)等优势学科,拥有土木工程、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土木水利专业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170余名专任教师中包含国家级、省部级人才78人次,并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及16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秉承先进理念,学院系统构建“厚基础、宽架构、强实践”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行业精英。科研实力突出,聚焦桥梁、隧道等关键技术,主持国家级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90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励60余项,解决了众多重大工程难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交通学院作为学校服务交通行业的主干学院,历经近7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公路交通领域核心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师资雄厚,156名专任教师中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14人次、省部级人才35名,并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学科评估B+)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双轮驱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科研平台顶尖,拥有“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平台,设备总值近2亿元。科研成果丰硕,“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项目13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一等奖16项,成果推广创直接经济效益80余亿元。学院以培养“底色亮、能力强、善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就业率居全国前列,深度参与港珠澳大桥、南海岛礁等国家重大工程,被誉为交通行业“南路桥”。

四、课程设置

针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大需求,本次暑期学校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模块:1)学科前沿知识讲座;2)博士导学、期刊论文写作方法;3)学科竞赛等。讲授方式为线下教学、讲座和研讨的形式,集中安排在2025年7月17日~8月1日,共计40个学时,内容涵盖土木工程领域的各二级学科方向。

五、时间和规模

本次暑期学校开办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8月1日,招生规模预计为300人。

六、具体安排

1.招生对象:以湖南省内土木、交通、力学学科及相关学科方向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为主,可以考虑少数省内外相关学科方向的学生。

2.招生人数:300人。

3.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进行线上报名,报名者请先加入QQ群:952661880。


4.报名要求:须参加7月17日全天的学术报告及不少于10次(暂定)讲座或研讨,1次讲座为半天,严格考勤。

5.报名起始-截止时间:2025年7月4日10:00-2025年7月6日18:00。

6.录取通知:组委会根据报名时间顺序确定学员名单,请大家及时关注。录取通知将在2025年7月10日前在我校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网页上公布。由于名额有限,请慎重报名,报名成功后不补录也不能转让名额。

7.前期准备:(1)7月10日前完成针对录取学员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群、资料准备、结业要求、奖品等);(2)7月12日前完成针对授课教授的准备工作(包括时间沟通等);(3)7月13日前完成针对授课环境的准备工作(包括物资准备、设备调试等)。

七、结业要求及优秀学课程结业要求:

本次暑期学校结束后,学员需提交总结报告一篇(不少于1000字)。参加讲座不少于10次并提交总结报告的学员皆可获得暑期学校结业证书。

评优条件包括:

(1)参加12次及以上的讲座;

(2)积极提问、参与讨论1次及以上;

(3)总结报告评分90以上;

评优成功者将获得优秀学员结业证书。

八、学员待遇安排

本次暑期学校采取线下授课教学的形式,学员参加线下学习。主办单位将向所有参加暑期学校的学员发放暑期学校特色服装及学习用品。本院研究生另可获得科研讲座加分及学科前沿学分,并根据表现(参加次数、积极交流、是否为优秀学员等)在各类奖学金评选中有所体现。

九、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汪老师、刘老师、易老师等。

电话:0731-85256066(土木学院)、0731-85258660(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