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湘教通〔2025〕143号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湖南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申请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32项(特等奖10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1项)。其中,校级特等奖在公示无异议后推荐参评湖南省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现将具体名单予以公示见下表,公示期为2025年8月13日~2025年8月19日。
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方式向研究生院或纪检监察处提出异议。书面材料应包括被异议者姓名、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以及提出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
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0731-85258350 (研究生院)
监督电话:0731-85258529 (纪监处)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025年8月13日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1 |
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三融三驱三促”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2 |
四融四引、双提双新:面向交通强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3 |
多科研平台协同赋能电气行业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十年探索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4 |
面向工程需求的新商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复合驱动型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5 |
交叉赋能·强基融创·产教协同-地方高校半导体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6 |
“双轨协同、行业赋能”高校水利类研究生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7 |
平台赋能六维融合: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8 |
“法律+涉外+工程”三元融合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9 |
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数学统计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10 |
竞赛促教、政产教融合—面向新业态的交通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 |
特等奖(推荐参评省级) |
11 |
化材铸器—工创未来:材料与化工跨学科培养链式融合创新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12 |
扎根县域、校企协同,地方高校装备制造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13 |
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双支撑·三融合·四递进”工程伦理教育创新与实践 |
一等奖 |
14 |
“价值引领 创新驱动 交叉融合”锚定国家重大战略的新闻传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一等奖 |
15 |
聚焦行业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真抓实干,培养电气信息卓越工程人才 |
一等奖 |
16 |
“产教融合+双创驱动”模式下地方高校材料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 |
一等奖 |
17 |
基于开源生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18 |
基于“科研引领,知行合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19 |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承的艺术硕士‘三维协同’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一等奖 |
20 |
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运输类专业“四阶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21 |
以思政教育为魂、校企共培提质、数字技术赋能,培养新时代能源电力拔尖人才 |
一等奖 |
22 |
基于“三层次、四模块、五段式”土木水利 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23 |
需求引领两融驱动、思政赋能内外兼修-土木交通水利专硕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24 |
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机械+”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25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多相流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26 |
面向能源强国战略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管理+电力”交叉培养实践 |
二等奖 |
27 |
服务交通与能源强国的工程类研究生“科产教联盟”培养新模式实践 |
二等奖 |
28 |
多学科交叉协同驱动的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9 |
学科交叉与科研思政双结合的化学化工研究生多维递进式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30 |
“新质引领、创新协同”地方电子信息新质人才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31 |
人工智能促进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32 |
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先进控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