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培养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2025年9月29日举行了首届研究生新能源创新设计大赛校赛,共32支队伍参加了此次竞赛。经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一等奖3项(参赛队伍总数的10%)、二等奖6项(参赛队伍总数的20%)、三等奖10项(参赛队伍总数的30%),现对本次获奖名单进行公示:
序号 |
拟获奖项 |
队伍名称 |
学生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排名 |
1 |
一等奖 |
先进储能队 |
徐建 |
液流电池的纳米闸门 |
1 |
2 |
一等奖 |
冰能创新队 |
张晗茜 |
低温冷链运输用新型三元共晶相变储冷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
2 |
3 |
一等奖 |
铸梦队 |
赵子文 |
Ga-Ni改性HZSM-5协同催化•麦秆高值转化新路径 |
3 |
4 |
二等奖 |
沥新科创队 |
徐志钊 |
沥废为宝:液流电池绿色电极研发与制备 |
4 |
5 |
二等奖 |
“锌”而不凡 |
潘申奥 |
面向宽温极端场景的储能电解液协同设计方案 |
5 |
6 |
二等奖 |
阿童木队 |
高鹏程 |
“追光逐电”--空气环境中制备低成本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方法 |
5 |
7 |
二等奖 |
求实创新 |
熊子瑞 |
面向产业化:碘配体协同工程革新印刷量子点光伏技术 |
7 |
8 |
二等奖 |
“硅”派青年 |
雷涛 |
面向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低成本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新工艺 |
7 |
9 |
二等奖 |
光聚碳新 |
陈相驰 |
冶碳光链:聚光太阳能化学链装备驱动CO2/CH4制冶金还原气 |
9 |
10 |
三等奖 |
循环动力—碳钠先锋 |
李丹青 |
碳索未来--废旧轮胎里的新能源 |
10 |
11 |
三等奖 |
前路共臻队 |
王浩楠 |
碳点智造·氟稳未来-- 固态电池高氟碳点合成新工艺 |
11 |
12 |
三等奖 |
“氢”装上阵,新能源先锋队 |
李悦 |
钛基低压固态储氢系统及应用 |
11 |
13 |
三等奖 |
陈伊茗队 |
唐杨 |
一种用于光热碳捕集的绿色纳米流体吸收剂 |
11 |
14 |
三等奖 |
电网智联・空陆冰锋队 |
黄俊杰 |
空地一体化智能全自动高压线除冰机器人 |
11 |
15 |
三等奖 |
热优小队 |
钟梓勋 |
均热控温,氢芯动力-一种基于超薄均热板的燃料电池高效热管理设计方案 |
11 |
16 |
三等奖 |
钛镁合金 |
邓昌濠 |
镁金属-空气电池阳极合金化耐腐蚀研究 |
16 |
17 |
三等奖 |
赋能安全小分队 |
王佳 |
温控“先锋”——三水醋酸钠-聚乙二醇基宽温域新型相变复合材料 |
16 |
18 |
三等奖 |
嗯嗯队 |
曾钦云 |
面向新能源设施的光敏可重构扇形贴片天线 |
16 |
19 |
三等奖 |
钛伏新能队 |
崔琪 |
高效光电装备界面调控策略:TMBr赋能CsPbI2B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高性能构筑 |
19 |
说明:
(1)公示截止时间:2025年10月9日。如有异议请实名(含学院名称、联系电话)陈述事由,于截止时间前提交纸质件至能动学院研究生办肖老师(联系电话:85258408,地点:新能源大楼2栋509研究生办公室);
(2)最终排名前十的作品推荐参加首届湖南省研究生新能源创新设计大赛。
研究生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