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聘信息 > 正文 >

5月8日9:30 四教报告厅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引进紧缺人才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08日 00:00    来源:

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就业>招聘信息

5月8日9:30 四教报告厅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引进紧缺人才

2015-05-08 供 稿:

时间:2015年5月8日9:30

地点:四教报告厅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引进紧缺人才

简章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红八军的故乡、中国天琴艺术之乡。全县总面积23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龙州革命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近1300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之美誉。龙州风光秀丽,境内有壮民族文化瑰宝左江花山壁画、抗法古迹小连城、陆荣廷故居(业秀园)等名胜古迹和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上金水乡风光等自然景观。龙州县蔗糖资源、铝土矿资源丰富,乌龙茶、桄榔粉、八角、山黄皮等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龙州沿边开放优势明显,与越南高平省、谅山省接壤,边境线长184公里,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二类口岸和4个边民贸易互市点,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的重要门户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之一。近几年,先后荣获“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广西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天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称号。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05亿元,财政收入8.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5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9.21亿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046元,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六项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名崇左市第一。

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促进龙州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龙州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2015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引进紧缺人才共48名。为做好招聘引进工作,特制定本简章。

一、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引进对象

1.科研单位(院、所)在岗科研人员;

2.全国高等院校国家计划内招收并取得学位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个别紧缺专业放宽到全日制大专,详见计划表);

3.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才。

(二)引进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没有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其活动;

2.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3.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4.要求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64年4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4年4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79年4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生、大专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4年4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年龄可适当放宽;

5.具备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工作技能等其他资格条件。

二、引进职(岗)位

重点引进我县推进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住建、交通、国土、财政、农业、水利、审计等方面的优秀紧缺人才共48名。具体的职位、资格条件详见《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紧缺人才引进计划表》(附后)或登录广西人才网(http://www.gxrc.com)、崇左人才网、龙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ongzhou.gov.cn)查询。

三、引进办法及程序

(一)现场招聘

2015年4月,由县引进紧缺人才工作组直接到广西区内外专业对口的高等院校进行现场招聘。具体招聘时间、地点将在龙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ongzhou.gov.cn)公布,请密切关注。

1.报名和资格审查。报名者可就近到有关高校参加现场招聘,并当场进行资格审查确认。报名者需填写《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引进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一式一份,并提交一份个人《就业推荐表》。

2.面谈面试。博士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由县领导和相关专业专家与其进行面谈,直接确定拟聘对象;其他学历层次的应聘人员由县引进紧缺人才工作组成员与其面谈,并根据其综合表现择优聘用。

3.考核。采用商调档案进行审查、走访及座谈等方式,全面考察拟聘人员的思想品德、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等。

4.体检。组织拟聘人员进行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实施,体检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5.聘用。县引进紧缺人才工作组对体检合格的拟聘人员的报考资格进行复审,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未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不予聘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和拟聘人员意愿,采取入事业单位编制和编外聘用两种方式进行聘用。要求入编的拟聘人员,其学历须为硕士以上,并且通过相关的考试、考核、体检、公示及报请崇左市委和崇左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方可办理招聘入编手续(入编后不再享受生活补助和安家住房补贴);本科、大专学历的拟聘人员实行编外聘用。拟聘人员为编外聘用的,其档案由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二)网上招聘

2015年5月,我县将在龙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ongzhou.gov.cn)公布因无人报名或未完成引进计划的职(岗)位并进行二次招聘,二次招聘以网上报名形式进行并在南宁市集中面试,具体职(岗)位等信息将另行公告。

四、福利待遇

1.博士、博士后

⑴享受一般事业单位(不含参公)在职在编人员同等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县财政另外发放生活补助每年8万元(按月平均发放)。具有特殊贡献的专业人才,根据本人意愿,经研究同意,可实行年薪制;

⑵给予5万元安家住房补贴,补贴按月分5年拨付,5年内调离本县的,停止发放补贴;

(注:如果办理入编手续的不享受以上优惠待遇)

⑶带项目、带专利的人员可享受招商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

⑷配偶可随调随迁,子女安排到当地较好的学校就读。

2.硕士

⑴享受一般事业单位(不含参公)在职在编人员同等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县财政另外发放生活补助每年4万元(按月平均发放);

⑵给予3万元安家住房补贴,补贴按月分5年拨付,5年内调离本县的,停止发放补贴。

(注:如果办理入编手续的不享受以上优惠待遇)

3.全日制本科生(含紧缺专业全日制大专生)

享受一般事业单位(不含参公)在职在编人员同等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县财政另外发放生活补助每年3600元(按月平均发放)。

五、其他事项

1.应聘人员在整个招聘过程中请保持通讯畅通,由于个人通讯不畅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

2.所有应聘人员应聘时发生的一切费用均由本人自行负担。

六、本简章未尽事宜,由龙州县引进紧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0771-8830013

联 系 人:姚异华(手机13737919215)

肖婷(手机13978134885)

附件:1.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引进紧缺人才计划表

2.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引进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

龙州县引进紧缺人才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23日

附件1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2015年引进紧缺人才计划表


序号

单位名称

单位

性质

拟安排

岗位

需求专业

学历需求

需求

人数

备注



1

龙州县住建局

行政

村镇所

城市规划、土木工程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建工股

建筑学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规划股

风景园林、城市园林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规划股

城市规划、土木工程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2

龙州县交通局

行政

专业技术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专业技术

交通土建工程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专业技术

土木工程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3

龙州县国土局

行政

地籍管理股

地理信息系统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土地整理

中心

水利工程管理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地环矿产

管理股

勘查技术与工程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4

龙州县政务办

行政

网络维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5

龙州县统计局

参公

统计员

统计学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6

龙州县社保局

参公

医保审核

药学、临床医学

全日制大专

及以上

1



7

龙州县财政投

资评审中心

参公

预算评审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方向)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2



预算评审

水利工程(工程造价方向)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2



预算评审

交通工程(工程造价方向)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1



8

龙州县国库集中

支付管理中心

参公

支出口岗位

会计与审计类

全日制本科

及以上

2

持有会计

从业资格证


9

龙州县预算编审

服务中心

参公

支出口岗位

会计与审计

关于我们:

★真诚服务毕业学子,帮学子人生圆梦★竭诚服务用人单位,助单位事业腾飞

联系我们:

长沙理工大学就业管理科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45号

邮政编码:410076

服务热线:

0731-82309241;85219289传真电话:0731-85219289 或 85219470联系邮箱:jobxx@126.com;

2242797630@qq.com

长沙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版权所有©2014

技术支持:云作





附件:

上一篇:05月15日 16:00 办公大楼一会议室 上海易安地产有限公司

下一篇:喀什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04月28日 10:30办公大楼一会议室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长沙理工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