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土木之星 > 正文 >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0级博士研究生杨琪毅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7日 09:42    来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  率先垂范争当排头兵

——2020级博士研究生杨琪毅

 

 



一、个人基本情况

杨琪毅,男,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1994年2月出生,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硕士师从“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刘小燕教授,博士师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付宏渊教授。在导师悉心指导下,立志科技报国,为中国岩土工程防灾减灾技术发展与进步贡献青春力量。201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个人先进事迹

(一)面对家庭困境,坚强乐观,做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典范

杨琪毅的父亲在其七岁时因患癌症救治无效去世,其母亲患脑动脉硬化、慢性紧张型头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现仍欠亲友数万元医药费和学杂费,属于经济特别困难家庭,但他自立自强,勇于克服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积极进取,砥砺奋进,学习生活期间,在思想政治、专业学习、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良好,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295名、湖南省仅13名青年获此殊荣,唯一一位研究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0余项国家级、“湖南省百佳大学生党员”等30余项省级、40余项市校级荣誉事迹受权威主流媒体报道10余次,是研究生党员中的杰出代表。

(二)思想上追求上进,用精神传承精神,做理想信念坚定的典范

他积极上进,刚入大学没多久就郑重地向党总支提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党课学习强国(积分20200)、新闻联播等平台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先后组织同学参观了长沙市烈士陵园、长沙市博物馆等红色圣地、集中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系列讲话重要精神。

2016年6月与其他4位党员同志代表学校参加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教育电视台承办的#党旗飘扬筑梦青春#湖南省大学生“两学一做”电视知识竞赛2020年8月,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遴选100名优秀青年,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办“团团夏令营”(湖南省仅3名,唯一1名博士研究生),体验红军生活,结伴优秀青年,现场聆听张维为、金灿荣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报告,深入学习国情知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提升他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

(三)学习上勤奋刻苦,用行动引领行动,做刻苦求知的典范

1.课堂的“最早”、“最晚”与“最前”

从进入大学以来,每一节课他始终保持着最早一个到教室、最晚一个离开教室,然后永远都是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位置,上课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笔记,做到课后练习、复习,课前预习。

2.周末的三个“伴侣”—图书馆、自习室和实验室

每个周末早上八点他就出寝室了,一直到晚上十点后才回寝室,一直待在图书馆、自习室或者实验室学习。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做创新项目,因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序(浇筑混凝土)一旦开始了就必须一次性做完,不然就前功尽弃,于是他和组员从下午2点就开始,从配料到搅拌,再到运输浇筑,最后振捣,在组员们通力合作,默契配合下,终于在第二天凌晨离开实验室。在第二天满课和没吃晚饭的情况,他回寝室后5分钟吃了碗泡面、洗个澡便上床睡觉。

3.开设高数、线代课程期末临考复习班,带动全体

担任班级团支书期间,他积极为同学们服务,替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在期末临考期间,针对部分同学对于数学等课程的掌握不理想问题,他开设临考复习班,组织10余名同学利用晚自习时间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进行突击补习,课前他把重点知识、常见解题方法、典型例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讲台上自我试讲几遍,复习班考试通过率100%,班级考试挂科率显著降低

(四)科研上勇于创新,用务实砥砺务实,做“将论文写作祖国大地上”的典范

1.自学钻研创新,解决工程问题

参加完本科毕业答辩的第二天,在刘小燕教授的推荐下,主动参与湖北宜都-来凤高速公路两座桥梁的施工监控,研究生学习从那天便已经开启。

在工作中,他留心每一个细节,常观察思考某些工作环节是否可以变得更简便高效、某些仪器装置是否可以优化变得更实用。针对常见工程问题,再有了这些想法后,他检索阅读了近百篇专利、论文,并把想法及时与导师交流,得到老师的指导后,他便开始撰写专利申请材料。为完善专利想法,他通过观看中国大学MOOC等方式学习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通信工程等专业知识。实习结束完成了3项专利,且均获授权,之后他又再提交4项专利,系统全面地解决工程建设的这个小问题,即将进入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阶段。目前,他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5项,授权15项、实审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1篇

2.组建学生科创团队,“传帮带”引领新生成长

作为有科技创新相关经验的学长,他坚信应将经验总结成像“女排精神”一样的“学习宝典”一届届传承下去,让学弟学妹从进入大学就受到科技创新的熏陶,了解专利、项目申报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良性循环。

他本科期间组建的科创团队具有梯队性、延续性、创新性,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特点,以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为契机,以专利证书为认证,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比赛为平台,团队授权国家专利3项,结题科创项目4项,获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第六、七届湖南省工程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等学科竞赛荣誉

3.依托专业特色,带领博士团深入深度贫困村,助力脱贫攻坚

他所在的长沙理工大学博士团连续两年赴邵阳市新宁县枧杆山村开展社会实践,邵阳市新宁县枧杆山村是湖南省深度贫困村。他们立足土木工程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B+)优势,运用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给枧杆山村的基础设施提供专业性“体检把脉”、“对症开药”技术服务,重点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保障突出问题,通过实地测量检测,后期软件建模分析,绘制施工设计图纸,制定改造加固方案,提交有关部门参考。博士团提交的10余份方案建议被县交通局、政府采纳,已有3座桥梁完成加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基建发展,为助力枧杆山村精准脱贫、实施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团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实践团队,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全国优秀团队荣誉,同时他还被授予2019年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优秀实践者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长沙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