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随着“秋老虎”的离开,暑气渐渐消退,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燃煤热值差管控及优化研究生调研实践圆满完成了在宝庆电厂的调研工作,结束了暑期专业实践正式归来。

本次实践深入了解湖南邵阳宝庆煤电公司生产保供及转型升级优化措施,分析“十八大”以来湖南能源的利用现状和“双碳”背景下的发展规划,与邵阳宝庆煤电公司共同探讨向新能源发电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以提高成员对电力生产行业的发展现状认知。在热值差影响因素的探究方面,调研团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试验探索环境因素对煤场存煤煤质的影响、采样制样时各环节对煤样煤质的影响,通过统计近三年的入厂煤、入炉煤煤质数据探寻合理的计量周期。

驻厂期间,调研团成员多次深入锅炉、汽机等操作现场参观学习,了解到煤价不断攀升背景下火力发电企业遭遇“多发多亏”等困境。为响应“双碳”战略,火电厂虽积极谋求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及供热等项目,但伴随着高温天气的不断“加码”,水库蓄水量屡创新低,导致水电负荷偏低,火力发电承担电力系统“压舱石”作用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因此,在“双碳”背景下,充分发挥新能源发电“调节器”的作用,坚持煤电发展“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持续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充分发挥煤电安全保障供应作用,进一步推动煤电行业低碳转型。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跟电厂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积极交流,对火电厂的生产过程、岗位专业知识需求以及电力行业当前的就业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调研团成员吴林星感慨道:“持续高温影响,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大幅攀升。这一段终生难忘的宝庆之行,让我得以看到了电力工作者坚守一线保供应保民生的付出,专业知识在生产一线的灵活运用,切实感受到电力生产行业日益革新的变化。而我也将以专业报国,争做‘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当代大学生,不负青春韶华,争取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成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国家“双碳”事业的主力军,将脚踏实地,发挥专业特色,开拓创新,传承弘扬“老一辈电力人精神”,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能源力量。
(文/图 钱港、彭博 审/张晓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