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Xuegong Online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在线 > 团学工作 > 正文

团学工作

巧手绘方寸,古伞传新韵——长理能动学子带乡村青少年体验油纸伞非遗魅力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人气:

素白的伞面在稚嫩的手中铺开,斑斓的色彩随想象跃动。7月24日,在株洲攸县洲上田村,能动学院“红烛”科普筑梦团队队员们,正带领乡村青少年们用画笔唤醒沉睡千年的技艺——油纸伞制作。这不仅是一场手工体验,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最早的雨伞像什么?是鲁班妻子用竹子和兽皮做的‘移动小亭子’!”周媛媛以趣味故事开场,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她简述了油纸伞从东汉刷桐油诞生,到唐宋普及、明清成熟的发展历程。

“制作一把好伞,如泸州分水油纸伞,需经历超过90道工序!”周媛媛的介绍引来惊叹。她简述了选材的讲究和工序的繁复,凸显匠人匠心。在讲解油纸伞的文化寓意时,周媛媛还特别提到:“油纸”谐音“有子”,而“傘”字拆开看藏着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竹骨做的伞架,寓意着长寿和高升;圆圆的伞面,则代表着团圆美满。

动手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匠人”,专注设计绘制伞面。锦鲤、牡丹等图案跃然纸上。“以前觉得油纸伞很美但很远,”一位小朋友感叹道,“今天亲手画,才懂它的故事。这么美的传统,我们该传承下去!”

长理学子的油纸伞课堂为乡村青少年开启了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的大门。动手实践中萌生的惊叹、兴趣与成就感,正是滋养文化认同与自信的种子。期待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未来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让宝贵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唐子萱、陈颖 图/谢宇航 一审/陈颖 二审/张晓烽 三审/王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