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伏板成为新型“庄稼”,土地便拥有了双倍馈赠。7月3日,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指导老师何建军教授的带领下前往衡山县糖铺农光互补光伏场站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农光互补激活土地价值:从
“
果树单作
”
到
“
喜阴经济
”
实践团了解到,在光伏厂区,倾角固定的光伏板下方整齐种植着中药材、食用菌等喜阴作物。过去这片果园亩产收益约4000元,现在农户每亩每年可获1500元土地租金,加上在园区务工的日均80元收入,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农业与光伏的空间分层利用,土地综合产值预计提升60%以上。”这种“农业+光伏”的复合模式不仅保障了光伏发电效率,更通过喜阴耐阴作物种植盘活低效土地,为传统农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农光互补激活土地价值:从
“
果树单作
”
到
“
喜阴经济
”
实践团了解到,在光伏厂区,倾角固定的光伏板下方整齐种植着中药材、食用菌等喜阴作物。过去这片果园亩产收益约4000元,现在农户每亩每年可获1500元土地租金,加上在园区务工的日均80元收入,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农业与光伏的空间分层利用,土地综合产值预计提升60%以上。”这种“农业+光伏”的复合模式不仅保障了光伏发电效率,更通过喜阴耐阴作物种植盘活低效土地,为传统农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绿色能源与乡土经济的共生之路
目前,糖铺70MW光伏厂站项目仍在有序推进中,未来将配套建设农产品初加工中心,探索“光伏+特色种植+电商”的全产业链模式。衡山县相关部门表示,糖铺项目的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技术设计与利益分配机制,清洁能源项目能在土地资源约束下实现“发电惠农两不误”,为丘陵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阳光方案”。
(文/韩坤 图/陈志彬 一审/李觅 二审/张晓烽 三审/王明彦)